<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816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信教育不是硬灌知识,是唤醒人心里本来就有的那份真性情。这些年跟着“学道传善”做事,见了太多实实在在的例子,才越发笃定“教育即唤醒”不是空话,是能落地的实在事。人和人本来就该平等,没什么贵贱、地位高低,也不分文化多少,对人对事都得一视同仁。之前在“圣贤教育培养高才读书会群”跟群成员分享国学,我从不对谁另眼相看,不管是研究典籍几十年的老人,还是刚入门的年轻人,不管是上班的公职人员,还是在家种地的村民,我都掏心窝子跟他们分享。我不爱干巴巴念条文,总带着学生家长往“践行智慧之路”上走,一边走一边分享智慧,路边的草发芽了就说“生生不息”,林间有鸟叫就分享“万物有灵”,学生家长听得很认真,有疑问就随口提,想到说就敞开讲,没一点拘束。我们蹲在路边看花草抽芽开花,站在树下听鸟兽鸣唱,一步步往前走,慢慢就琢磨透了“道法自然”的意思。这种顺着性子来的引导,没人强迫谁,也没谁比谁高明,学生家长一起进步,我讲的时候会被学生家长的问题点醒,学生家长听的时候也能跟着思考,教学相长,互相滋养,每个人都能顺着自己的本真好好成长。群里有内向不爱说话的晚辈,也有觉得自己没文化、不敢开口的朋友,我从不催学生家长,就陪着学生家长走、陪着学生家长分享,把孟子“性善论”用大白话讲给学生家长听:“每个人心里都有颗善良的种子,跟身份、文化没关系,好好浇灌就会发芽。”看着学生家长慢慢开朗起来,敢说话了,还会主动关心别人、体谅别人,我心里真挺有感触,教育就是这样奇妙,凭着自己平等的心态,在路边你一言我一语尽情分享,达到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最终就把人的灵魂唤醒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栏目主持人刘星淇教授,也是该校博士生导师。我已习惯先让星淇教授审核文稿,分享时才觉得心安理得,这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向学识渊博的资深学者学习的诚意。</span></p> <p class="ql-block"> 教育最终要唤醒的还有对家、对社会、对家乡的责任,我跟群里人分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不说大话不吹牛皮,全是结合我当国家干部的亲身经历。分享“齐家”,就是说我跟家人互相包容,遇事商量;分享“治国平天下”,就是实打实说把家乡的事办稳妥、建设得更像样,给父老乡亲们多办点实在事。我带着群里人读《四书五经》,还考虑着多找门路学手艺,学生家长一起凑着脑袋分析琢磨发展经济的法子,这时候哪里有“老师和学生”的区别,群里的人也好,身边的乡亲也罢,全是平等的。有人出主意想创收的路子,有人挽起袖子踏实干各尽所能,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财有道”,君子爱财就得取之有道。还有几个热心肠的朋友自己主动跟着技术人员学手艺,闲了唱唱山歌,配着抖音做成视频,也能赚点零花钱。这时候我才真明白,教育根本不在书本的字缝里,就在平等相待的一言一行里,在路边一起搭把手做的小事里,在唤醒每个人心底真诚的那份热乎劲里。“教育即唤醒”哪里只局限在学校,就藏在“践行智慧之路”上,藏在学生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分享里,藏在不分你我互相启发的热闹里,藏在每次没差别的善意传递里。我跟着孔孟老庄说的“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往下走,把“众生平等”当成做事的准则,不想当“知识搬运工”,就想陪着群里人,在智慧路上一块儿走一块儿成长,互相提点互相唤醒。现在看着群里越来越多人慢慢变了样,变得自信了,心眼更善良了,灵魂也越来越充实,我心里是真挺欣慰的。我确信,只要“教育即唤醒”凭着平等的底色、教学相长的法子,落到每一次分享、每一次一起做事里,每个用心读书踏实做事的人,都能变成更好的自己。等大家聚在一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家、把社会建设得更美好,这份希望就藏在大家一起往前走的路上,藏在互相唤醒的那些日子里,在岁月里安安静静地发光发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主持人风清杨教授,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学问深广博大,是我创作美篇的引路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教师交流园地”与“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兼评论员,同时也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主持人的得力助手、该栏目活动策划人,不仅能力超群,更是我最忠实的伙伴。</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以来我在《教师交流园地》投稿二百篇以上,因为多次投稿的缘故,便看见栏目管理员有一个网名叫“教育即唤醒”,当时我真的不知道网名的真实内涵。直到昨天,即同一天,我有三个真正的学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段,学生家长们没有互相沟通的情况下,分别给我打电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听完他们三个人的深度交流后,我才真正懂得“教育即唤醒”的内涵。为了善意保护我学生的个人信息,同时也为了维护我学生的尊严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任何时候绝对没有一个人能从我这里获得三位学生的任何信息,我在这篇文章里不公开他们的相关信息,大家只需要懂得怎么回事就行了。让这份公开分享的功德,回向给我所有的学生家长,尤其是这三位特殊学生的家庭,造福子孙后代,愿他们的孩子更加孝顺父母,更加听父母亲的话,努力学习成为人才辈出的好家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兼评论员——包老师。她是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多年来在市里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评论员,网名叫小水滴,同时担任市委宣传部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学生,打电话过来是这么说的:“经过老师五年的教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现在已经彻底清醒过来了。在这五年之前,我总是迷迷糊糊,看似半睡半醒,头脑从来都不清醒,身体也不健康,甚至经常生病,好像总没得睡够一样。通过老师的教育,我懂得了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五年来,全心全意接受老师的圣贤教育,现在真的清醒了,这就是‘教育就是唤醒’啊!”这是我第一个学生打来电话跟我汇报的个人近年实况,都是她的原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兼评论员单大师。她不仅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师、语文教育专家,还身兼多家刊物的编辑,更是在国学领域深耕多年、造诣深厚的国学大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的管理员兼评论员,马长鹏律师。</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学生打来电话,是关于她儿子的事情。她们母女俩都是我的学生,凡是她儿子有什么情况,不听话、叛逆或者逃学,她都会在第一时间跟我说明情况,希望我能帮她儿子做思想工作。我曾给她们母女俩提出了不少教育方面的建议,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孩子叛逆到什么程度呢?他只会叫父母拿钱,却不去学校读书,拿钱的时候借口很多,理由也不少。作为父母,孩子频频开口拿钱,总有经济困难、拿不出钱的时候,为了这个问题母子俩闹翻了。妈妈爱孩子是天经地义,但孩子不一定体谅妈妈,开口拿钱的时候毫无母子情分,给也得给,不给也得借钱给儿子。况且他拿的钱根本不用在学习方面,要是用在正当的学习上,无可厚非,我们本该支持和鼓励。可儿子的钱,全用在了吃喝玩乐上,他拿钱的时候根本不考虑父母亲每个月工资有多少,也不考虑父母上班多么辛苦,只认为“你既然生了我,就该无条件、必须给钱我”,不给父母任何拒绝的理由。当拿不到钱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父母摊牌:“再不给钱我就不去学校读书!”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能把眼泪吞到肚子里去,也没有任何人能帮他们解决儿子这种无理的要求。妈妈也不敢对孩子说不好听的话,怕孩子做出傻事。孩子读到初中,已经高高大大,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生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万一拒绝孩子的要求,担心孩子承受不了,只能忍辱负重地满足他。有一次她问我:“这样给钱给儿子,他也没有老老实实去学校上课,老师找不到人,我打电话给儿子也不接,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一直很担心。”然后我跟她说了两点:第一,你绝对不能溺爱孩子,溺爱绝对是害他一辈子。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你溺爱他,不但帮不了他,到头来反而害了自己的儿子。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正确的方面引导,帮他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结果自然会逐步变好。第二,顺其自然,根据儿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向往正确的人生方向,一心向善。这位妈妈听懂了我的话。前天她儿子又打电话叫妈妈拿钱,还说:“如果妈妈不给钱,我就不去学校读书,自己去打工赚钱解决零用钱。”这回她真的顺其自然,同意了儿子的决定:“不去就不去,那你就去打工吧。”其实这位妈妈也是想让儿子真正品尝一下外面世界挣钱的不容易。儿子真的去打工了,决定不再去学校读书。他大概觉得做工比读书更容易,不会很辛苦,殊不知读书其实比做工轻松多了。妈妈也没有阻拦,儿子就去了一家烧烤摊帮人家做烧烤。至于他做到几点钟收工、能得多少工钱,我不清楚,也没有问,但可想而知,这份工作应该很辛苦。没过多久,她儿子因为上夜班不能睡觉,头晕得顶不住了,打电话回来跟妈妈说:“妈妈,我去医院检查了,再这么上班身体会生病,我不干了,做不了了,我想重新回学校读书。”妈妈收到儿子的短信,知道他想重新回到学校,就赶紧跟学校老师沟通,同时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我。我明白了,我真的明白了!这是这位妈妈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唤醒了她的儿子。所以说,“教育即唤醒”,这件事也印证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学生打来电话,开口就跟我说:“老师,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平时你教育我,我总是半信半疑,你怎么劝我读书,我都不读,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实际上根本没读。现在家庭出了问题,原因全在我身上,就是因为当初不听老师的话,不听你的教诲,才导致今天的局面。我现在非常后悔当初没听你的话,以后我一定老实听老师的话。老师你说的话,都是教我们这些学生家长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的根本啊!”这回用事实教育人,终于让人觉醒了。因为我总劝这位家长多读点书,平时一定要好好读书,做好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很重要,而且身教重于言教,不能光喊空口号。现在这位家长终于懂得自己错在哪里了,这也真的是“教育即唤醒”。用人的言语去教育一个人,真的很难让他听劝,他根本心不在焉,从一开始到出事,一直都不听老师的话,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过后就抛到九霄云外,这相当于不守信用、言而无信。我作为老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事情都有因果,但学生不听话,我也没办法,只能让她自己撞了南墙才懂得回头。当时我劝她何止一百次,一千次都有了,可学生不听,老师也没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生气,慢慢劝、慢慢引导,不好意思逼得太紧。果然,真的出问题了。人教人真的难教,但用事来教人,一次就足够了,能让她这辈子永远吸取这次惨败的教训。这回不用我再教了,她自己就懂了。这就是用事实教育不听话的人,一个活生生的“教育即唤醒”的例子。这位学生也有很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改过自新,愿意回头老实听老师的教育,重新开始思考人生,重新选择践行智慧之路,好好走好人生路。人生本来没有回头路,她能及时醒悟,说明她的福报很大,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她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让“教育即唤醒”时刻作为警钟伴随她,实际上“教育即唤醒”就是我们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三个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情况,但他们最终都觉醒了,这真的就是“教育即唤醒”。家庭教育里,必须要搞清楚,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孩子绝对不能顶撞父母,顶撞父母视为违背天理。地球必须围绕太阳转,月亮必须围绕地球转,这就是天理。家庭里面,父亲就是父亲,儿子就是儿子,这个秩序谁都没有能力改变,儿子就必须要尊重父亲,父母也应该爱护和尊重自己的孩子,但是必须把尊卑搞清楚,这事情绝对不能够糊涂,不能够向西方国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教育我们孝顺父母,让中国人懂得百善孝为先如同天理,明白了秩序的道理,在处理父子之间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够处在昏睡状态。有一部电视剧叫《霍元甲》,它的主题歌里有一句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这话唱得真好,它在告诉所有学生和家长:该清醒了,是时候清醒了,不能再迷迷糊糊下去,不要再做梦中人。梦醒的时刻,便是走好人生路的开始,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这份唤醒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教育即唤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一辈子以圣贤教育为指引,最低要求得熟读“四书五经”和“四大名著”,当然啦,最核心的还是“孝顺父母”“尊敬老师”还有“家国情怀”——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就是儒释道思想深度融合的本土化文明,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伦就二十个字: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的“君臣有义”,放到现在就是上下级之间得有责任、讲信义);五常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四维四个字:礼义廉耻;八德八个字: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就是中国千万年老祖宗传下来的精髓,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学通学透了,在这十二个字里一个字一个字落实,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感悟,便是“教育即唤醒”。</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作品全文共计:481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