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乙巳蛇游玩记(四十四)</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23日</p><p class="ql-block"> 星期天</p><p class="ql-block"> 农历十月初四</p><p class="ql-block">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 温度:7~19度</p> <p class="ql-block"> 『接上篇 』 :</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谢谢無锡休闲网提供的这次马山行的机会,让我一个城里人领悟了徒步的乐趣并从中看到了無锡周边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本期美篇 特把十里明珠堤 公路两侧我所观赏到的景点 独立成篇 供友友们饭后观赏消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马山这个地方离無锡城里很远很远,马山应该是太湖中的一座孤岛,当地住民进城极不方便,要靠木船摆渡才能踏上锡城远郊。</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无锡实施了蔚为壮观的围湖造田工程,从闾江口到马迹山旁,筑起了一条蜿蜒数十里的大堤,现在被称作“十里明珠堤”。</p><p class="ql-block"> 马山从此由孤岛变成了与无锡相连的半岛。</p> <p class="ql-block"> 尤其从“灵山大佛”在马山兴建起,马山建设进入了基建的快车道。</p> <p class="ql-block"> 景点从我出山开始 所看到的按序排列。</p><p class="ql-block"> 为了拍摄沿途景点,我慢慢地脱离了大部队並距离越拉越远,但到闾江口公交车站时又与大家会合了。</p><p class="ql-block"> 沿途 单人行走虽有点寂寞,但能拍到这么多的标志性景点並把它们独立成美篇保存下来,现在觉得挺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这也要感谢無锡休闲网提供的这次机会!按常理去马山都是汽车来去,不可能一个人挂杖行走在十里明珠大堤上。</p> <p class="ql-block"> 千波桥旁碑名,因用金粉润色+日晒雨淋 桥名已经褪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拍摄“碧玉螺塔”</p><p class="ql-block"> 一个非常好听的词语,但它不光是一个摆设或称湖中造型,更是一个肩挑重大任务的角色,在这里就不展开细讲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围湖造田,马山就不可能增加这么多的陆地面积,我所徒步的脚下应该还是水天一色的太湖。</p> <p class="ql-block">从城里去马山十里明珠堤的三岔口</p> <p class="ql-block"> 这张轨迹图与上篇登冠嶂峰同图,因拍摄照片太多,特把登山与平地徒步分成两篇,便于分档保存。</p> <p class="ql-block"> 用一首应景诗作结尾吧:</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劲风吹</p><p class="ql-block"> 無锡马山长堤连 </p><p class="ql-block"> 方便两地出行难</p><p class="ql-block"> 湖光山色连成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2025年11月25日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