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湘南行之七—郴州长卷和七一一时光小镇

洋溢

在万华岩看过溶洞后,便开始进郴州中心城区了,打算去市内的几个景点逛逛。郴州这边来过多次,但多是去东江湖、高椅岭那一边,虽曾在市区住宿过,可也没什么逛,市区的一些景点还都没去过,这次过来就计划消灭这些空白。但天气炎热也不是准备去所有景点,像长卷附近的王仙岭景区看点不多,还要爬山就不想去了,准备先走走长卷、七一一时光小镇这样相对轻松些的新晋热门打卡地。<br> 据介绍,郴州长卷是以古郴城九街十八巷为底图,还原了郴州市辖区的古建筑精华,这里汇聚了郴州十二个县市区的经典建筑构造,有湘粤古道、仙泉坊等景点,青砖黛瓦、飞檐反宇,古色古香,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文商业街。而711时光小镇是郴州根据原711铀矿遗址打造的文旅项目,以20世纪60-70年代矿场生活为主题,融合工业遗产与怀旧体验‌。711矿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型铀矿,1958年成立,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铀原料,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2004年矿场关闭后,生活区改造为时光小镇。<br>  从万化岩到长卷大概26公里,不过在市区行驶要慢一些,车多还有红绿灯,到达长卷时已是中午12时20分,停好车下来,真是晒得厉害,感觉十月初的气温与盛夏差不多,走到长卷入口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大牌坊,上有“仙泉坊”三字,据说这是湖南省石牌坊建造时代最早的一座——湖南第一坊“绣衣坊”复制,“绣衣坊”原为明代汝城监察御史所建,不过我后面去看过“绣衣坊”,两者相差还是比较大。上台阶穿过牌坊,正前方是一座木牌楼,上有“仙都福泉”四字,据介绍这是三代人历时三月全手工雕刻而成的木雕之门,其上的七层全木质密封斗,蕴含着湘南木雕精湛的雕龙画凤之技。牌楼后面又是台阶,就没直行而是往左沿街道前行。 往前来到了郴县县委旧址公合药店,当年湘南起义时陈毅元帅兼任郴县县委书记,曾在公合药店办公。如今的建筑是通过1.8万块青砖、13次返工修复,完整还原了历史风貌,现作为红色文化展示点对外开放。 “家里有矿”是郴州首家矿晶主题文创旗舰店,门前的“郴”字矿晶打卡场景成为热门拍照点,里面有矿晶文创衍生品、珠宝首饰及原石矿晶摆件三大系列展示。郴州是全球知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拥有各类矿产116种,已探明储量的61种矿产中,钨、铋储量全球第1,钼、石墨储量全国第1,今年又发现了4.9亿吨锂矿资源。 长卷是以老郴州“九街十八巷”当背景,提取郴州11个县市区古村落、古民居的典型建筑元素,复制、还原、保真于长卷之中。路过汝城的仿古建筑时,特意仔细看了看,因为两天后就去汝城看古祠堂。旁边的义帝阁是复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帝陵的建筑,原型为秦末义军领袖义帝熊心的陵墓。 郴州长卷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为林邑仙都历史文化街区、第二卷为湘南生态地质科普教育主题旅游区、第三卷为天下湘村美丽乡村示范区,目前只建好了第一卷林邑仙都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作为一个集郴州人文、科普教育、旅游度假、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被誉为“郴州名片”。 虽然是国庆假期,长卷的游客不是很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入口不远处的街上,越往里走游客越少,店铺也基本没开门。这个“郴”字上有郴州主要景点的名称,停住脚步认真看了看,大多数已经去过。 这栋建筑是资兴小洋楼,原型为程子楷书院,书院兼具中日式建筑风格,是资兴历史兴衰的见证。长卷将程子楷书院与颜曹兴故居结合,复原为资兴小洋楼,现作为资兴国学博物馆,但没开门。往前走到流华湾古居,这也是仿资兴境内古民居而建。 走到仿古街的尽头,就转身原路返回,经过桂东会馆时特意进去看了看。郴州市下辖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等11个县(市、区)在长卷林邑仙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馆,这十一县市去得最多的还是桂东县,毕竟与吉安交界。 返回到“仙都福泉”牌楼前,刚才没进去看,现在上台阶去看看。这里有药仙阁,为七层仿古楼阁式建筑。药仙阁以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传说为核心,讲述郴州作为中药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建筑内设有杏林文化展区,展示郴州传统中草药制作技艺及名医典故,如“橘井泉香”等典故。从药仙阁下来,便离开了长卷。 ‌<br> 711时光小镇是711矿旧址翻新后的名称,位于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从长卷过去大概20公里。创建于1958年的七一一矿,是我国最早发现、勘探并建成的一座大型铀矿山。停好车后,先朝时光广场方向走去,这里游人相对多些,有旅游团队过来。 时光广场是郴州711时光小镇的核心区域,广场上有功勋铀矿竖井、矿工雕像,周边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商店,从细节上还原过去的邮局、矿区第三食堂、新华书店、理发店、照相馆、供销社、俄罗斯记忆等多个历史场景。 ‌<br> 行走在广场上,这里悬挂着一条条红色的横幅,上面的文字和旁边的宣传画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大门仍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风格,门上有鲜红的五角星和“国营七一一矿”字样,复古的建筑风格,复古的店铺,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广场旁边还有两幢独特的建筑——专家楼,其建筑风格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墙体为红砖砌成,屋面呈斜坡,门洞上面饰有石雕花纹,阳台饰有铁艺,阳台下面为柱头。 走进专家楼中,这里保留有当年苏联专家在这里生活的场景。711矿在建设初期曾得到苏联专家的技术支持,1958年,苏联专家参与矿山设计,协助制定开采方案,并指导巷道施工‌。专家楼作为其居住场所,一直保留在这里。 在专家楼后面是国宝楼,这是一栋苏式办公楼。国宝楼原为711矿早期建设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1964年矿井建成至2004年政策性关闭的全过程。作为铀矿勘探、生产与科研的指挥中枢,其建筑风格融合了20世纪50-70年代苏式工业设计,红墙斜瓦的结构至今保留。 ‌ 从国宝楼出去,在后院车库中有当年接待苏联专家所使用的伏尔加汽车、运输矿石的解放牌卡车等老式汽车,这些汽车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段过去的岁月,行走在711时光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历史留下的痕迹。 在时光小镇上随心漫步,1955年并不是七一一矿创建的时间,而是发现铀矿的时间。1955年9月,核地质系统的一架飞机,在湖南郴县许家洞金银寨区域发现了铀矿石,七一一矿的建设序幕正式拉开。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工人,响应号召、艰苦奋斗、披肝沥胆,为我国核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是对当时七一一人精神的最好写照。而“在七一一上班,全家人都脸上有光”代表着每名七一一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