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鹤雕塑艺术园的详细地址是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后滘西大街57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雕塑站成时代:清晨入园,读潘鹤刻在石头里的情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广州海珠区后滘村的屋顶,潘鹤雕塑艺术园的铁门“吱呀”打开——我们是今天的第一批访客,踩着露水走进这片被芭蕉、棕榈包裹的“艺术秘境”,眼前的雕塑群像,正默数着一位雕塑家与一个时代的共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鹤雕塑艺术园是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发起、广州市与海珠区政府主导投资,结合潘鹤家族参与设计与管理建成的公益性文化项目,2008年起分两期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一、他是“时代的刻刀”:潘鹤与雕塑的历史重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出生的潘鹤,是中国雕塑界的“泰斗级坐标”。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用雕塑写就的近代史”:</p><p class="ql-block">• 战火中启程:14岁在香港学画,1949年带着作品投奔解放区,见证新中国诞生;</p><p class="ql-block">• 为时代立像:从《艰苦岁月》(刻下红军长征的精神底色)到《开荒牛》(成为深圳特区“拓荒精神”的象征),从《珠海渔女》(珠海城市名片)到《大刀进行曲》(唤醒抗战记忆),他的作品不是“孤芳自赏的摆件”,而是时代精神的“实体化符号”——每一刀都扎在民族的集体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他是“把雕塑从美术馆搬进公共空间”的先驱,让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审美,而是普通人能触摸、能共鸣的“时代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二、潘鹤雕塑艺术园:是什么?何时诞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藏在城中村的园子,具体地址为广州市海珠区后滘西大街57号,是国内首个以雕塑家个人命名的户外雕塑艺术馆,性质为公益性文化景区(国家AAA级),由广州市海珠区政府与潘鹤家族合作,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奠基石落款为2010年12月18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不止是“展馆”,更是潘鹤的“作品仓库”与“精神自留地”:园子里的60余件雕塑,是他从艺70余年的精华——从青铜到汉白玉,从历史人物(关羽、屈原)到现代群像,连园区的地砖、导览牌,都藏着他的设计巧思。</p> <p class="ql-block">赞潘鹤雕塑园</p><p class="ql-block">刀刻山河记岁华,</p><p class="ql-block">铜凝风骨立烟霞。</p><p class="ql-block">城中村藏千秋韵,</p><p class="ql-block">艺苑长开时代花。</p> <p class="ql-block">三、“这么多雕塑,是怎么完成的?”</p><p class="ql-block">潘鹤的创作,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长跑”:</p><p class="ql-block">1. 从“速写本”到“泥巴稿”:他随身带速写本,看到打动的人和事就画下来(比如《艰苦岁月》的原型,是他在海南看到的老红军与小战士),再用泥巴捏出初稿,反复调整动态与神态;</p><p class="ql-block">2. “与材料对话”:青铜雕塑要经过翻模、浇筑、打磨,汉白玉要手工凿刻——他常说“石头有脾气,得顺着它的纹路来”,一件大型雕塑往往要耗上半年到几年;</p><p class="ql-block">3. “父子接力”:园子里也有儿子潘奋的作品(比如现代风格的《水滴》),父子俩用不同的手法,延续着“让雕塑扎根生活”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碑是潘鹤雕塑园的奠基碑,核心信息及解读如下:</p><p class="ql-block">1. 核心内容</p><p class="ql-block">• 名称:石碑明确标注“潘鹤雕塑园”,是为雕塑家潘鹤设立的户外雕塑展示园区。</p><p class="ql-block">• 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 主题词“奠基”(红色大字),表示该园区的建设启动仪式在此日举行;</p><p class="ql-block">◦ 日期“2007年2月7日”,是雕塑园的奠基时间;</p><p class="ql-block">◦ 落款“杨振宁”(右侧题字),说明该奠基碑由物理学家杨振宁题写,体现了文化界对潘鹤艺术成就的认可。</p><p class="ql-block">2. 背景补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鹤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其作品(如《艰苦岁月》《开荒牛》)影响深远。潘鹤雕塑园是国内首个以雕塑家个人命名的大型户外雕塑园,集中展示了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成为广州重要的艺术文化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石碑是雕塑园建设的标志性纪念物,既记录了园区的启动时间,也通过名人题字增添了文化分量。</p> <p class="ql-block">政民携手筑艺坛,</p><p class="ql-block">石塑千秋映岭南。</p><p class="ql-block">不独私资兴雅事,</p><p class="ql-block">公心共护寸心丹。</p> <p class="ql-block">四、他给后人的“启示”:雕塑艺术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站在《艰苦岁月》的铜像前,能摸到老战士衣角的褶皱——这就是潘鹤留给后人的答案:</p><p class="ql-block">雕塑不是“冰冷的石头”,是“有温度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它可以是城市里的“精神地标”(比如深圳的《开荒牛》,让每个路人想起“敢闯敢试”),可以是历史的“扩音器”(比如《大刀进行曲》,让孩子读懂先辈的热血),也可以是生活里的“共鸣器”(比如园子里的《母子》,让你想起母亲的怀抱)。</p><p class="ql-block">而这个藏在城中村的艺术园,就是潘鹤的“最后一件作品”:他把自己的一生,种在了普通人能抵达的地方——免费免预约,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不用懂“艺术术语”,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就能摸到一个时代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府捐沃土树丰碑,</p><p class="ql-block">鹤老留痕励后谁。</p><p class="ql-block">铜铸山河凝众力,</p><p class="ql-block">园开村野见春晖。</p> <p class="ql-block">访潘鹤雕塑艺术园</p><p class="ql-block">晨踏清露入园来,</p><p class="ql-block">石塑无声诉史怀。</p><p class="ql-block">刀裁岁月留真意,</p><p class="ql-block">艺脉长传映九垓。</p> <p class="ql-block">雕成岁月铸精神,</p><p class="ql-block">铁骨铜魂立此身。</p><p class="ql-block">莫道村深人迹少,</p><p class="ql-block">艺光长照岭南春。</p> <p class="ql-block">潘翁刻石记沧桑,</p><p class="ql-block">每座雕像皆有章。</p><p class="ql-block">晨访艺园寻雅韵,</p><p class="ql-block">时代风骨入诗行。</p> <p class="ql-block">下次路过广州海珠区,别错过这片“城中村的艺术森林”——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雕塑与风的对话,还有一位老人,用刻刀写给时代的情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