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海之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94009</p><p class="ql-block">图 片:拍照+网络</p> <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cn/5hze9jbj?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594009</p><p class="ql-block">以上为原文的链接,点击全选后,将显示提示,右侧三个点标志,选择搜索,即可阅读原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捧读凤岭先生的现代诗《朋友赠给我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字里行间流淌的赤诚与深情,如同一股暖流直击心底,勾起了我这位湖南游子跨越岁月的红色记忆与无限感慨。这首诗以小见大,将一枚枚小小的像章化作承载民族记忆、传承信仰力量的精神载体,兼具文学质感与思想深度,堪称新时代红色诗歌创作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诗歌开篇以题记点题,“一枚枚毛主席像章,装着一代人的记忆”,简单质朴的话语瞬间拉近距离。朋友珍藏数十年的像章,在众人见证下庄重相赠,这份情谊早已超越普通礼物的范畴,成为“一腔的赤诚、滚烫的初心”的具象化表达。诗人“热泪盈眶”的真情流露,没有丝毫刻意煽情,却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敬意,为全诗奠定了真挚动人的情感基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意象营造上,诗歌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烫金的盒子里,装着一枚枚沉甸甸的星光”,将金属像章比作“星光”,既写出了像章的光泽与珍贵,又赋予其精神层面的光辉。“铜的质感,裹着岁月的温烫”,触觉与时光感交织,让冰冷的金属仿佛拥有了生命温度;“头像凝着微笑,穿过风雨长廊,将一个民族的记忆,轻轻安放”,寥寥数笔,便将像章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伟人的慈爱形象勾勒得淋漓尽致。而“曾别在知青的粗布衣裳,曾映着解放区的晨光”,则以具象化的场景回溯了像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足迹,每一道纹路都成为“山河的诗行”,让红色记忆有了可感可知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诗歌的情感脉络层层递进,从友人赠章时的敬意,到对像章历史的追溯,再到自身贴身感悟的动容,形成了完整的情感闭环。“我把它贴近胸口,听见历史的回响在血脉里流淌”,这一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深度融合。诗人明确点出,这不是普通的徽章,而是“红色基因的具象,是初心未改的滚烫”,将像章的意义升华到精神传承的高度,“像一盏灯,照亮前行的方向,让信仰的温度,在掌心永远发烫”,既是对信仰力量的赞颂,也是对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诗歌中的每一句描写都让我感同身受。年少时,记忆里的长辈们总爱将毛主席像章佩戴在胸前或帽子上,那枚小小的像章在阳光下发亮,成为彼时人们心中最自豪的装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是对伟人的爱戴,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中时期,我曾专程前往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探访韶山故居的青砖黛瓦,触摸那片孕育了革命火种的土地;漫步滴水洞,“一沟流水一泉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的诗句至今萦绕耳畔。那青山绿水间的宁静与庄重,让我对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前几年回乡,我特意带着孩子来到橘子洲头,站在湘江之畔,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重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青年毛主席心怀天下、救国救民的身影,也深深体会到今日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凤岭先生的这首诗,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精准捕捉到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毛主席像章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信仰的象征。它曾陪伴知青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曾见证解放区的曙光初现,曾鼓舞无数人在艰难岁月中坚守初心。如今,虽然佩戴像章的人少了,但它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从未褪色,在收藏馆里、在家庭的珍藏中、在人们的记忆里,依旧闪耀着不朽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下,我们身处纷繁复杂的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考验。西方势力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施压,提醒着我们“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创下的坚实基础,为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与物质保障。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红色江山,用智慧和勇气凝聚的毛主席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诗歌所传递的,我们要将这份信仰的温度铭记于心,传承红色基因,保持优良传统,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勇气和决心,应对一切外来挑战,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成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凤岭先生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质朴真挚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意象,将个人情感、集体记忆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它不仅是对伟人的深情致敬,是对红色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红色精神的大力弘扬。在这个需要信仰力量的时代,这样的作品能够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凝聚民族情感,让更多人铭记历史、坚守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品读这首诗,仿佛与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与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明白,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愿这样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多,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指引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永远铭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伟人精神,永照千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