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小说林+精短小说】 拾光门内,一书一生

半山居士

<p class="ql-block"> 作者:陈暾</p><p class="ql-block"> 美编昵称:半山居士</p><p class="ql-block"> 美编号:15773753</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暾</p><p class="ql-block"> 老城区的青石板路被梅雨浸得发亮,林未踩着湿漉漉的鞋尖,在“拾光书屋”的木门前站了足足十分钟。雕花门框褪了色,铜制门环蒙着薄锈,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像老人沉睡中翻了个身。</p><p class="ql-block">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暖黄的灯光透过磨砂玻璃,在书架间织成温柔的网,空气中漂浮着旧纸张特有的油墨香与樟脑味。书架高及屋顶,塞满了泛黄的书籍,从线装古籍到现代小说,挤得密不透风,却又莫名透着秩序感。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角落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翻着一本厚厚的书,指尖划过纸页的声响,是这里唯一的动静。</p><p class="ql-block"> “请问,还招店员吗?”林未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刚毕业的青涩与忐忑。</p><p class="ql-block"> 老人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落在她身上,平静无波:“会整理书籍吗?会修书吗?会守夜吗?”三个问题抛过来,像三块石头投入深潭。</p><p class="ql-block"> 林未攥紧了口袋里的简历,手心沁出冷汗。她学的是市场营销,对图书一窍不通,来这里只是因为面试接连碰壁,看到书屋门口贴着的招聘启事,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我可以学。”她咬着唇,声音细若蚊蚋。</p><p class="ql-block"> 老人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墙角一堆散乱的旧书:“先把这些按经史子集分类,整理好再说。”</p><p class="ql-block"> 那扇木门成了林未与外界的界限。门外是求职的焦虑、父母的期盼、同学间的攀比,是钢筋水泥丛林里快节奏的喧嚣;门内是慢下来的时光,是浩如烟海的书籍,是老人沉默的身影。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书籍、修补破损的书页、接待寥寥无几的顾客。老人话不多,却会在她分类出错时,默默递上一本《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她修补书页手法笨拙时,示范如何用浆糊恰到好处地粘合纸页,指尖的力道轻柔而坚定。</p><p class="ql-block"> 林未渐渐沉浸在这份工作里。她发现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旧书,每一本都藏着故事。一本民国时期的诗集,扉页上写着“赠吾爱,岁岁长安”,字迹娟秀,页脚画着小小的梅花;一本五十年代的课本,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成绩单,主人的名字旁画着鲜红的五角星;还有一本破旧的童话书,插图被孩子用蜡笔涂得五颜六色,页边写满了稚嫩的批注。她常常在整理书籍时,不知不觉就坐下来读上半天,仿佛穿过了时光的门,走进了书主人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三个月后的一个雨夜,书屋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男人穿着考究的西装,浑身湿透,神色疲惫地站在门口,目光在书架间逡巡,像是在寻找什么。 </p><p class="ql-block"> “请问,有一本1987年版的《小王子》吗?蓝色封面,书脊上有个小小的烫金星球。”男人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p><p class="ql-block"> 林未愣了一下,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本书的模样。它被放在最顶层的书架,封面有些磨损,但烫金星球依旧清晰。她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是这本吗?”</p><p class="ql-block"> 男人眼睛一亮,接过书摩挲着封面,眼眶瞬间红了。“就是它,就是它!”他声音哽咽,“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件东西,我搬家时弄丢了,找了整整十年。”</p><p class="ql-block"> 原来男人的母亲在他十岁那年去世,临终前把这本《小王子》送给了他,告诉他“所有大人都曾是孩子”。这些年他在商场打拼,变得功利而浮躁,却始终忘不了母亲的话,也一直想找回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在我们这里放了很久,”林未轻声说,“之前一直没人问起。”</p><p class="ql-block"> 男人看着书里夹着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位笑容温柔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谢谢你们,”他深深吸了口气,“不仅帮我找回了书,还让我找回了差点忘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老人罕见地和林未聊了很久。老人说,他年轻时是大学教授,退休后开了这家书屋,就是想给那些被时代遗忘的书籍找个归宿,也给那些在生活中迷失的人,留一扇可以回望的门。“门里门外,从来都不是绝对的阻隔,”老人呷了一口热茶,目光悠远,“有时候,门里的东西,恰恰能帮你打开门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林未想起自己刚来时的迷茫,想起那些在书中读到的故事,忽然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书屋的门,看似隔绝了外界的繁华,却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的门。她开始尝试写读书笔记,把那些旧书里的故事和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发布在社交平台上。没想到,这些文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人因为她的笔记找来书屋,有人分享自己与旧书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林未的读书笔记结集出版,书名就叫《门内书语》。新书发布会办在了拾光书屋里,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有读者,有媒体,还有她的父母。母亲握着她的手,眼眶通红:“没想到你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林未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角落里微笑的老人,看着那扇依旧斑驳的木门,心中百感交集。她曾经以为,迈过职场的门槛,就能获得成功与认可;却不知,真正的成长,是找到一扇能通往内心的门。</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年,老人去世了,把书屋留给了林未。林未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不仅保留了书屋的原貌,还开辟了一个“旧书故事角”,鼓励读者分享自己与旧书的故事。她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屋,感受文字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站在书屋门口,眼神像极了当年的林未。“请问,还招店员吗?我可以学。”</p><p class="ql-block"> 林未笑着打开门,阳光透过门框洒进来,照亮了女孩眼中的微光。“进来吧,”她说,“这里有很多扇门,等待你去推开。”</p><p class="ql-block"> 门里,是沉淀的时光与温暖的故事;门外,是广阔的世界与无限的可能。林未知道,这扇看似普通的木门,不仅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还连接着无数人的心灵与梦想。它是界限,也是通途;是阻隔,亦是连接。而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样一扇门,等待着我们鼓起勇气,轻轻推开,去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生活就是由无数扇门组成的旅程,有些门需要我们奋力去推开,有些门则需要我们耐心去等待。门里的风景或许平淡,却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门外的世界或许未知,却总有值得追寻的光芒。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要有勇气去探索,去跨越,去相信——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每一次跨越,都能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步。</p><p class="ql-block"> 拾光书屋的木门依旧在老城区的角落里静静伫立,见证着来来往往的身影,见证着门里门外的悲欢离合,也见证着那些因书结缘、因爱相连的温暖瞬间。而林未,也在这门里门外的坚守与探索中,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活成了照亮他人的微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