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横江阅百年 古今飞架话沧桑

老港哥

<h1>  2025 年 10 月 2 日,车过花江大峡谷大桥,左拐沿山道盘旋下行至北盘江畔。正当目光为峡谷雄姿所牵引时,一道苍劲身影骤然撞入眼帘:14 根粗粝铁链凌空舒展,如一条挣脱岩壁束缚的矫健铁龙,横跨两岸刀削般的绝壁,将奔腾的江水稳稳揽于身下 —— 这便是承载着黔中岁月沧桑的花江铁索桥。它一头系着关岭的层峦叠嶂,云雾在峰巅流转;一头连着贞丰的沃野平川,稻香随清风漫溢,既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冲,更是镌刻着历史印记的文化地标,在北盘江的涛声中静默伫立百年。</h1><h1> 踏足其上,便能感受到随江水脉动的轻晃,似与峡谷的呼吸共振。低头俯瞰,北盘江江水如奔雷穿峡,浊浪排空,浪花拍击崖壁的轰鸣震彻耳畔,令人心生敬畏;而掌心触及铁链的冰凉与坚实,又让人在险峻之中觅得一份稳稳的踏实,仿佛握住了岁月的缰绳。</h1><h1> 桥的上方,花江峡谷大桥如另一条钢铁巨龙凌空飞架,与老桥隔空相望,古今辉映。老桥的铁链斑驳,刻满往昔的艰辛与坚守;新桥的釉彩鲜亮,承载未来的希望与新生。一旧一新,一缓一疾,老桥系着 “攀索渡江” 的沧桑往昔,新桥连着 “天堑变通途” 的繁华今朝,恰好勾勒出贵州交通从艰难跋涉到坦途驰骋的百年巨变。当山风穿过两座桥的空间,仿佛能听见历史与时代的深情共鸣,让人真切体会到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的深意。实则花江上空并非仅有这两座桥,坝陵河大桥与北盘江大桥亦在不同方位凌空矗立,我虽用相机定格了它们的雄姿,却一时没能分清各自的容颜。</h1><h1> 从秦代 “五尺道” 的蜿蜒曲折,到明代奢香驿道的骡马铃声;从坝陵河大桥的横空出世,到北盘江第一桥的云端奇迹,再到如今花江峡谷大桥的傲然挺立,贵州的群山之间,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主流桥型。一座座桥梁,如跨越时空的丰碑,不仅破解了 “地无三里平” 的地理困境,更铸就了贵州 “世界桥梁博物馆” 的美誉。而花江铁索桥,便是这座博物馆中最富故事性的展品 —— 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黔中百姓的坚韧与智慧;更是时代的参照系,映衬着贵州从闭塞到开放、从落后到崛起的华丽蜕变。</h1> 北盘江(贵州段称花江) 远眺坝陵河大桥 仰拍北盘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