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清早制作了一个于魁智先生京剧唱腔的视频,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喜欢。</p> <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卢雯。</p> <p class="ql-block">京剧《上天台》选段:王离了龙书案。</p><p class="ql-block">唱词:</p><p class="ql-block">【二黄慢板】</p><p class="ql-block">王离了龙书案好言奉敬,</p><p class="ql-block">为王的传口诏细听分明。</p><p class="ql-block">今早朝郭娘娘启奏一本,</p><p class="ql-block">叫寡人把姚刚问罪典刑。</p><p class="ql-block">孤登基也曾把那免死牌赠,</p><p class="ql-block">姚不反汉汉不斩姚,</p><p class="ql-block">在凌烟阁标明。</p><p class="ql-block">想孤王走南阳东逃西奔,</p><p class="ql-block">老皇兄接驾在白水西村。</p><p class="ql-block">孤念你老伯母悬梁自尽,</p><p class="ql-block">孤念你孝三年改三月,</p><p class="ql-block">孝三月改三日,孝三日改三时,</p><p class="ql-block">孝三时改三刻,孝三刻改三分,</p><p class="ql-block">三年三月三日三时三刻三分,</p><p class="ql-block">永不戴孝保定了乾坤!</p><p class="ql-block">孤念你草桥关英名大震,</p><p class="ql-block">孤念你是一个开国老臣。</p><p class="ql-block">适才间卿递本降旨已准,</p><p class="ql-block">寡人戒酒不听谗言,</p><p class="ql-block">岂斩你开国老臣。</p><p class="ql-block">孤是有道的明君!</p><p class="ql-block">姚皇兄、姚次匡,伴驾王,孤的爱卿,</p><p class="ql-block">你那里休流泪,免悲声,</p><p class="ql-block">放大了胆,一步一步随定了寡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于魁智先生简介</b></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回族,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p><p class="ql-block">艺术成就与荣誉</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在京剧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主要荣誉包括:</p><p class="ql-block">• 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p><p class="ql-block">• 198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p><p class="ql-block">• 1993年获梅兰芳金奖</p><p class="ql-block">• 2003年获中国金唱片奖</p><p class="ql-block">• 2008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p><p class="ql-block">• 2010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的代表剧目包括:</p><p class="ql-block">• 传统剧目:《打金砖》《野猪林》《满江红》《将相和》《杨家将》等</p><p class="ql-block">• 新编历史剧:《大唐贵妃》《袁崇焕》《风雨杏黄旗》《丝路长城》等</p><p class="ql-block">• 现代戏:《西安事变》《知音》等</p><p class="ql-block">艺术风格与贡献</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的艺术风格严谨规范、忠于传统、清新流畅、自然洒脱。他不仅在传统剧目的继承上精益求精,还积极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2004年,他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国粹之声,开创了中国京剧艺术在国际舞台的先河。多年来,他多次率团赴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演出,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社会职务与教育贡献</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现任:</p><p class="ql-block">• 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总监、京剧系主任</p><p class="ql-block">• 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他长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京剧演员。</p><p class="ql-block">个人生活</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八级钳工,母亲是音乐教师。1990年,他与京剧戏迷梁以薇结为夫妻,育有一子。</p><p class="ql-block">于魁智先生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艺德,赢得了"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的美誉,是中国京剧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和推广者。</p> <p class="ql-block">《上天台》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它围绕一段君臣之间的忠义故事展开,展现了情感与法理的冲突。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其主要情节脉络:</p><p class="ql-block">核心阶段 主要情节 关键矛盾/看点</p><p class="ql-block">祸起萧墙 开国元老姚期(铫期)之子姚刚,打死了太师郭荣(郭荣是皇帝刘秀的岳父,郭妃之父)。 国丈倚仗权势,姚刚性格刚烈,酿下大祸。</p><p class="ql-block">绑子请罪 姚期绑子上殿,向光武帝刘秀请罪。郭妃向刘秀哭诉,要求严惩。 君臣情义与皇家律法、后宫情仇之间的冲突。</p><p class="ql-block">睿智裁决 刘秀念及姚家功勋(三子已战死其二)及“姚不反汉,汉不斩姚”的誓言,赦免姚刚死罪,将其发配湖北立功赎罪。 刘秀的帝王智慧与对功臣的顾念之情。</p><p class="ql-block">告老风波 姚期心灰意冷,担心郭妃日后加害,提出告老还乡。 功高盖主的老臣在政治漩涡中的不安与忧虑。</p><p class="ql-block">深情劝留 刘秀真诚挽留,细数姚期功绩与二人布衣之交的深情,并承诺戒酒、不听谗言,打消其顾虑。 全剧高潮,以老生大段唱功抒发深厚情义,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与看点</p><p class="ql-block">• “劝姚期”的核心唱段:这出戏最精彩的部分,是刘秀挽留姚期时演唱的大段二黄原板转慢板唱腔。唱词中,刘秀追忆往昔,如提及“孤念你老伯母悬梁自尽”,以及为让姚期尽早出山,将其守孝期限从“孝三年改三月,孝三月改三日……”一路缩减至三分的往事,情真意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刘秀作为一位“有道明君”的睿智与深情,是老生行当的经典唱段,极具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剧目流变:需要注意的是,《上天台》存在不同的演出版本。有的版本在刘秀劝回姚期后即告结束,是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但更为流行的演法(如李少春先生等名家所演)会接续《打金砖》(或称《二十八宿归天》)一折,剧情急转直下,刘秀酒后听信谗言,竟将姚期等开国功臣问斩,最终在太庙忏悔时心神不宁,坠台而亡,成为一个彻底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艺术:虽然姚期是东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上天台》的故事情节基本属于艺术虚构,姚刚这个人物也并非史实所载。这种创作使得剧目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冲突更加集中和强烈。</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上天台》通过一个紧张的政治事件,歌颂了贤明君主与忠勇臣子之间超越君臣的深厚情义。它不仅是一出好听好看的戏,更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政治关系中“信义”与“仁德”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些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京剧。如果你对剧中某个具体的唱段或者人物关系还想了解更多,我们可以继续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