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815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 在我二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忽然看见空中来人跟我说,首先说我是个大善人。然后再说到我中年之后学道,为社会大众解决难题,还说我人生中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当时我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肯定不会相信这些事情。加上我从来不讲迷信。我自然对“学道”没兴趣,非常反感。因为那时候天上来人说我中年“学道”以为真的是人家所说的学道,就是做到人家做道士,哪家有人死了或者做什么红黑白事,请道公做道场,为此我非常反感,不喜欢,也不愿意回忆这个天上传来的信息。几十年过去了都不愿回忆,也不想出现那种状况,后来到了中年,有些事情比较烦恼,古人都说:“人中年万事忧”这句话古人没有骗今人。中年那年大概40岁出头,开始有些烦恼多,无论做何事都不顺,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存在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自己也爱上了读书,开始懂得到南宁市新华书店买书看,翻翻看看,我就在哲学书柜那里看到有一套书,总共四本,这套书书名就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我把这套书买回家,读完一本,再读另外一本,总共把这四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感觉书中理论很好,也容易理解,后来感觉原来烦恼的减轻了很多,期间没有做任何事情,也不请人来帮助解决问题,只管读书。书读多了,然后按照书中内容要求做人与做事,后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烦恼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主持人风清杨教授,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学问深广博大,是我创作美篇的引路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终于发现,读书能消除烦恼,还能增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智慧。跟人家讲话时,我总能把孔孟老庄的道理一套一套讲出来,别人听我说话也会觉得有道理,都认为我水平相当高。我觉得这套书实在太好了,就到新华书店订了十套,拿回来后分给自己的孩子,每人一套;亲朋好友里爱读书的人,也每人送一套。因为我发现学习这套书对自己有很大好处,所以想让孩子和亲戚朋友也一起读。十套分完之后不够,我就再去新华书店订购。从那以后,我就彻底喜欢上了读书,天天都要读,不读书就觉得不习惯、不舒服,慢慢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时候我才慢慢懂得,“学道”原来是学孔孟儒道,还有老庄之道,这些“道”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我也终于回想起二十五岁那年,天上来人断定我命中注定要“学道”,这才明白“学道”不是农村口中所谓的“迷信”,而是一门高深的哲学。从那时候起,我放下了迷信的包袱,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再也不把“学道”当成“迷信”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栏目主持人刘星淇教授,也是该校博士生导师。我已习惯先让星淇教授审核文稿,分享时才觉得心安理得,这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向学识渊博的资深学者学习的诚意。</span></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就专攻哲学,凡是跟哲学沾边的书,我都会买回来学,越读越上心,兴趣也越来越浓。中国的哲学书我基本上都读完了,接着又开始啃外国的,前后读了八个国家的哲学著作。家里的哲学藏书不说有一千本,几百本肯定是有的,这些书我都一本本翻过,当然也没有落下“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具体哪个国家的就不一一细说了,反正连中国在内,涉及八个国家的哲学书都读了。不管是在南宁市新华书店,还是在外省出差,我总想着买书看。这些书买回来从不闲着,必定一本本读完,还会认真做笔记,至今写的笔记有一百多本,炭墨笔都用了一千支以上。学习的时候,所学的内容我必须弄通弄懂,绝对不走马观花,更不会自欺欺人,一直抱着求学务真的劲儿。新华书店的书都分了类,哲学类有专门的书柜,所以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我都会去南宁市新华书店看书、买书,这一跑就跑了十年,书店的工作人员都跟我很熟,还帮我办了张卡,买书能享优惠。</p> <p class="ql-block"> 不断努力学习哲学后,我才真正弄懂什么是“学道”。我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为主题,其他方面的“道”我也懂,但不作为重点学习。学道学道,不只是儒家之道和老庄之道,还有很多种道,比如为人处世之道、人生之道、茶道等,无论哪一种道,都不离其宗,都属于哲学范畴,我都会以哲学的视角去研读它们的学问。随着时间推移,我专攻“学道”、专攻“道学”,一天不落,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学到的这些东西对人生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劝说大家跟我一起学道。我希望身边的人都能进步,更希望社会大众都能一起进步,通过学习实现社会和谐。为了这个目标,我自己出钱买《弟子规》,免费赠送给贫困家庭,前后一共赠送了几千本,送给小孩子和家长们学习。《弟子规》有光碟,但光盘需要机器播放才能看到内容,为了真正帮到大家,我就自己出钱买光盘播放机送给需要的人,几百块钱一个的机器,只要谁愿意学习,我都免费送,分文不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教师交流园地”与“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兼评论员,同时也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主持人的得力助手、该栏目活动策划人,不仅能力超群,更是我最忠实的伙伴。</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我只是一名镇干部,下村入户的时候,总会背着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弟子规》。无论走到哪个村、哪一户,我都会从背包里拿出《弟子规》送给农户,这些书都是我自己出钱打印的,全部免费赠送。跟我一起下村的干部,有些人看不惯我这样,总以为我脑筋有问题,甚至说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走到哪里就送到哪里。有时候别人拿到光碟却没有播放机,要是农民朋友也想看,我就会出钱帮他们买,或者直接买好机器送给他们,让他们能顺利学习。几十年来,通过不断学习,我才真正明白,“学道”本来就是“行善积德”,说到底就是教人家行善、不做坏事,我就是这样向身边的人“传善”的。村里的乡亲们看到我家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顺利,孩子孝顺,工作、读书、学业和事业都发展得不错,我本人也没什么大病,一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所以他们都主动来向我学习,跟着我学“孔孟”之道、“老庄”之道,还慢慢愿意拜我为老师。我也学着孔子收学生的仪式,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成了众人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位是“读书笔记分享会”栏目管理员兼评论员——包老师。她是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多年来在市里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专门以讲“学道”为主,主要讲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偶尔也会加一些其他内容作为参考,让学道不至于太单一,能增加大家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真的很有效。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确实对自己有好处,对家庭有好处,对社会有好处,甚至对世界和平也有好处。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核心就是想让大家行善积德,就像古圣先贤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学生范围很广,不只是周边的人,全国各地都有。因为我会写美篇,有些人读到我的美篇后,都会疑惑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吗?就算是本地人,读完我的文章后,也会主动找上门来拜我为老师。刚开始读我文章的时候,他们大多不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人。我特别喜欢分享自己的作品,每写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会帮忙分享到各个群和社区群,所以我的文章在当地很受欢迎。很多外地、外省的朋友,也是通过读我的美篇跟我结缘,拜我为老师。</p> <p class="ql-block"> 学生家长跟着我学人生哲理,慢慢心里的烦恼就没了,不痛苦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快乐,家里孩子也听话懂事了,自己身体越来越硬朗,家庭也和睦,孩子读书也更聪明。跟着我学了这些道理,他们就用这些道理教自己孩子,引导孩子向善,一门心思做善良人,还用学到的为人处世的法子,学会了做人做事,所以跟社会上很少起矛盾,跟家人也少争执,教育孩子也有了正确路子,最后都成了善良正直的人。其实学道就是学孔孟老庄那些哲学道理,传承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这些“道”里藏着做人修身的真东西,跟着学道就能明辨是非对错,心里烦恼自然少,自己身体越来越健康,家里和和美美,教孩子也有准谱。我把学到的这些道理分享给身边人,还免费送《弟子规》和播放机,就是想让大家都懂这些好道理,用这些道理教孩子向善,做人做事守规矩有分寸,跟家人少争执,跟社会少矛盾,每个人都一门心思做善良正直的人,把善念传下去,这就是学道领着大家行善的真正意思。</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作品全文共计:301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