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神话与现实交织出独特的文化图景。这里不仅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故里花果山的所在地,更孕育着当代木兰精神的蓬勃生机。2025年岁末,连云港市木兰拳协会在海州幸福时光利群大厅举办年度盛会,以一场精彩绝伦的汇报演出为全年活动画上圆满句点,向港城人民展示了这支"文化轻骑兵"的非凡魅力与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碧波漾起珊瑚红,九位木兰队员以柔美身姿拉开文艺展演序幕。《珊瑚颂》的舞步如浪花轻卷,扇影与拳风在《金银扇》中交织成流动画卷,十把折扇开合间尽显东方韵律。葫芦丝乐声自拳友指尖流淌,《江南谣》的烟雨被大师姐一袖拢入怀,刚柔并济的《木兰魂》则用四个身影诠释了千年侠骨。</p><p class="ql-block">模特队踏着《云朵上的羌寨》翩跹而至,九袭裙摆翻涌成民族文化的浪涛。三柄彩扇在《38式单扇》中翻飞如蝶,老队员手腕轻转便是三十年功力;年轻主力以剑代笔,《琵琶行》的剑气勾连古今,《48式单剑》四人齐舞如银龙破空。学生团队的《江山》拳风飒飒,猴嘴队姐妹用《舞动中国》跳响新时代鼓点。</p><p class="ql-block">刘老师浑厚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在会场激荡,与《中华颂》的朗诵声共绘山河。当《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的旋律响起,扇影剑光皆化作对未来的期许——这场展演何尝不是木兰精神的长卷?拳脚间有江南的灵秀,招式里藏岁月的沉淀,多才多艺的队员们正用身体书写着传统文化的当代注脚。</p><p class="ql-block">传承与突破的双重奏在港城奏响。师承中国木兰拳创始人应美兰的王玲老师,以"严师出高徒"的标准锻造团队,将传统武术的刚劲、现代舞蹈的柔美与太极的神韵完美融合。2025年5月,锦屏山杏花园的团建活动中,木兰拳、剑、扇在芙蓉湖畔竞相绽放,行云流水的招式与落英缤纷的美景相映成趣,引得游人纷纷驻足;9月韩国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中,队员们以精湛技艺摘得桂冠,让港城木兰的英姿蜚声国际;11月花果山星海湖畔音乐喷泉广场的快闪表演,在无人机航拍的镜头下,队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就了"秒级传播"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这支队伍的精气神源自日复一日的锤炼与坚守。苍梧绿园的晨光晚霞中,她们"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身影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年会上文艺展演的每个招式,都凝结着对木兰文化内核的深刻理解:既有《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的豪迈气概,又巧妙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创新元素。正如协会始终秉持的宗旨——"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她们让这项传统健身项目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p><p class="ql-block">当2026马年的蹄声渐近,连云港木兰拳协会正以文化使者的姿态,将"动静相生、刚柔并济"的东方智慧传递给世界。这不仅是拳法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当代演绎——在集体协作中凝聚向心力,在持之以恒中收获身心健康,让木兰精神如港城的海风般清新永驻。这支平均年龄55岁的队伍,用行动诠释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人生境界,成为港城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p><p class="ql-block">从晨光熹微的绿园晨练,到国际舞台的精彩绽放;从传统技艺的潜心传承,到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连云港市木兰拳协会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传奇。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活态传承;木兰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激励当代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