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扬州城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这是扬州最早的城市雏形。秦置广陵县,北周称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扬州始治广陵。唐代扬州城达到鼎盛,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全国第三大城。宋代有宋大城、宝祐城、夹城三座城池,共同构筑起南宋的防御堡垒。明清扬州城分旧城、新城。</p> <p class="ql-block">春秋邗城</p> <p class="ql-block">楚汉广陵城</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p> <p class="ql-block">五代西门</p> <p class="ql-block">宋三城</p> <p class="ql-block">南宋西门</p> <p class="ql-block">北宋西门</p> <p class="ql-block">明清西门</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 遗址构成:扬州城遗址主要包括汉代广陵城、隋江都宫城、东城和罗城、唐子城和唐罗城、宋堡城、宋夹城和宋大城等。其中,隋、唐、宋城遗址保存相对较好,面积约20.25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 考古发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城墙、城门遗迹,如唐城南门、宋大城西门等。还出土了各类窑口的陶瓷器,如青瓷、白瓷、黑瓷等,以及金属熔铸、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迹,为研究古代扬州的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1:扬州唐城南门遗址位于扬州南门外大街与南通西路交叉口东侧,东自古运河,西至荷花池路,南从贮草坡,北到南通西路,占地13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2:历史沿革:该遗址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都在这里修筑或修缮城门。唐代南门瓮城明确有两期,分别可能为唐建中四年(783年)陈少游所筑和乾符六年(879年)高骈所修。</p> <p class="ql-block">3:扬州宋大城西门遗址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四望亭路77号,是扬州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4:西门始建于五代时期,作为周小城的西门,城门平面形制为“凹”字形,两侧各有一座马面。北宋末年,增筑瓮城,城门改为砖砌券顶式。南宋时期,城门城墙进一步加厚,加固瓮城,缩小城门。明清扬州城主城墙沿用南宋大城西城墙,西门瓮城形制呈梯形,在瓮城内加设一道城墙,形成类似双瓮城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 保护与价值:1996年,扬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它是中国唯一一座现代化城市和古代城市遗址大部重叠的古城址,其所叠加的丰富历史信息和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是中国历史城市中特有的连续、动态发展的真实代表。</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扬州城遗址历经多个朝代变迁,不同时期形制各异以下是一些主要历史时期扬州城遗址的图形介绍:</p><p class="ql-block">• 唐代扬州城遗址:由子城和罗城组成,子城位于今城西北2公里的蜀岗上,是衙署集中地区,平面呈不规整的多边形;罗城位于子城南面,是居住区和商业手工业区,平面形状也不规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代扬州城遗址:南宋时期修筑堡城、夹城,构成了由大城、夹城和宝祐城形成的蜂腰形三城格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代扬州城遗址:以小秦淮河为界分为新旧二城,呈现东市西府的双城格局。明代《扬州府图说》中的江都县图,清晰展现了这一格局。</p> <p class="ql-block">《江都甘泉县治图》是描绘扬州的重要历史地图。以下是相关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