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受,——我眼中的中考试卷

艳阳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如流水,弹指一挥间,我已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4个年头了,在这14年的岁月里,我一路走来,人生阅历逐年增加,对语文教学的感悟也逐年加深、增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人们常说“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理解只是表面的理解为——语文这一学科博大精深,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广,学好语文,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打出高分而已。但是现在的我对语文学科有了新的认知,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东西,也不仅仅是为了打出高分而顺应应试教育的理念而已。因为语文博大精深的内涵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更多的时候是存在于生活中,学好语文最低层次是打出高分,而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教会人们怎样提高自身的修养,怎样陶冶人们的情操,怎样让人们认识真实的自我?从而更好的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根本不会教语文,又是初二年级的中途接的班,所以无论从管理经验,还是语文教学经验都是从零开始的。每天我起早贪黑的备课,自己感觉每天都身心疲惫,就算是这样,学生也是不买账的,因为没有成绩,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教师来说,让家长和学生信服的根基,就是立足于讲台,把自己本学科的课堂重点明明白白地传授给学生,可是对于我这个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确实太难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而只是硬生生的模仿教参的流程,没有一点儿自己的见解,照本宣科,所以那时候的课堂很沉闷,不但我自己教着累,学生们学得也累。而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面对家长的质疑和学生的不接受,我是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上班的第一学期,我的身心真是倍受摧残,暗地里我不知偷偷地哭了多少回,可是眼泪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幸好我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好领导——姜校长,他是一位好领导,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他曾在一天晚自习的时候把我叫到走廊谈话,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虽然事情已经过去14年了,但是姜校长的这句话却一直让我铭记于心∶“语文教学教无定法,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那你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吧!”那次谈话之后,我似乎茅塞顿开。是啊!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那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反复在思考自己学习的经历,在脑海的记忆深处去寻找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样子,终于目标锁定在了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牟东冥老师身上,这位老师,人长的漂亮不说,性格很好,很慈爱,当了我三年的班主任,在我的印象中,她就没和我们发过火,每天都面带笑容。她也是教语文的,她的语文课一点儿也不呆板,她讲课的具体内容,迄今为止,已经很模糊了,但是我记得她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因为她在讲课的同时会给我们穿插一些相关的故事,而且讲的生动传神,每当这时同学们都会聚精会神地听,她还会在课堂上开展猜迷语、击鼓传花等游戏,会在班级建立一个小小图书角,动员同学们把家里的好书带到班级,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会在夏日的某个午后,在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让同学们带着图书角的图书,领着同学们坐在操场的草坪上,和同学们共同阅读,(那时的我,也会刻意的去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在本子上)。那些日子,头上的天是蓝蓝的,坐着的草坪是绿绿的,脸庞流过的风是柔柔的,眼前的阳光是明媚的,身旁偶尔还会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和忙着采蜜的小蜜蜂嗡嗡飞过。尽管牟老师没有给我们讲太多的大道理,尽管牟老师没给我们多上过一节课,甚至还会因为我们表现好,把她的课变成游戏课和室外阅读课,但是我们的语文成绩却始终是年组最高的,我们的作文水平也是逐步提升的。在她的感染和熏陶下,我们都能学着用心去学语文,更重要的是能用心去感受生活。回顾以往的这段经历,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奋斗目标之后,我安然入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一边回忆牟老师学生时代对我的言传身教,一边刻苦钻研教材,抓紧一切可以听课的机会,去听同年组年长的、有经验的教师的语文课,而且一有时间就读一些课外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就这样,慢慢的,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现在的我感觉教学挺轻松的,虽然我并不严厉,但是所教授的班级的语文成绩确是不赖的,我猜想也许是因为同学们喜欢我,而爱屋及乌,进而喜欢我的语文课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我常和我的学生们说,如果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你的语文成绩差不了,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语文学习中也时时刻刻会呈现出生活的迹象。语文学科的内涵确实是博大精深的,它渗透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现在,我就拿一张语文中考试卷来说吧!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题有尽,而意无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包括5个小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1小题一般都是“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这道小题,乍一看貌似是白给分的,出题老师的意图之一,当然也是想给答题者分。我想因为语文学科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为了表达对母语学科的重视程度,所以大型考试中,语文每次都是第一科考。再有,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学科就是语文,所以相对而言,对于学生也比较擅长语文学科,所以,大型考试中,语文学科放在第一科考有稳定学生心态的作用。但是这第1小题,又不是白给分的,而是因为要求书写到田字格中,无论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求安排自然得体,标点符号也要写到相应规定的位置上,我认为第1小题的考察,考察的应该是同学们的认真程度,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认真也是修身的第一要素。因为很多时候,从写字的认真程度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态度和修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第1小题中还有一个考察的形式,题型一般是“注音写汉字和写汉字注音”考察的注音也好,写汉字也好,都不是生活中的生僻字,而是生活中的常见字,这个题型同样考察的是学生的积累量,认真程度,因为想学好语文,对汉字的书写和标准的发音是最最基础的环节,其实很多时候学习语文是需要较真儿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口语表达和发音也都是不规范的,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认真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已经带过几届毕业班的我,很多时候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例如∶“已经”的“已”和“自己”的“己”还区分不清。“初中”的“初”也写不明白,“祈祷”的“祈”的正确读音也还读不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2小题的题型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这道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这道题绝对不是选出答案就完事了的,每当讲到这道题的时候,我都会要求同学们把这道题中出现的四个成语的字形记住,字音读准,而且要求他们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成语的意思查好,积累在卷子上,并牢记在头脑里,以便下次出现的时候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到作文当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3道小题的题型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这道题考察的是同学们的语感,做这道题的时候,要求同学们多读几遍,这样有了语感之后,同学们就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答案,之后,还得让他们把有语病的句子改过来,然后引导他们归类——属于哪一类的病句。这样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越来越好,不但会改错,而且对作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4题是“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这道题主要包括三种考查形式,一是结合上下句原文填空,二是给出题干的理解性默写,三是赏析古诗词,这道题的设计不仅仅是考察学生们的书写能力,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积累好的句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们在背诵、书写经典名句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知能力,让他们感知语文学科的美好,也是为后面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5题“走进名著”。所谓名著,表面意思是有名的著作,而且这些著作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检验才得以流传下来的作品,阅读这样的文章,不仅让同学们获取知识,我觉得更多的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因为名著中的主人公身上都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充满着正能量,或是能揭示社会的黑暗,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等主旨,这些鲜活的事例都能让学生们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充满正义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当然,也可在作品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运到自己的作品当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试卷的第二大部分是“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这道大题的设计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实事内容,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的动态和国家政策等等,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获取一些生活常识,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可以让同学们学习怎样写宣传标语,怎样设计活动形式,学会劝说的艺术,让同学们针对某一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更会让同学们学会怎样为人处世,怎样适应社会需要......为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试卷的第三大部分是阅读部分,这一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记叙文阅读四小块。这一部分也是整张试卷的核心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古文阅读部分。让同学们感受古人写作技巧的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为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说明文阅读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因为这个阅读本身就具有科技含量,这里面的知识信息量很大,什么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天文,数学,物理等等学科的研究都会汇聚于此地,在同学们做题的同时,可以了解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很好的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例如∶我在讲授有关一篇描写北京故宫建筑群中的不起眼的“角楼”的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这篇阅读中,出现了一个关于建筑角楼的传说,传说是明朝的一位皇帝朱棣监工督促能工巧匠建筑“角楼”的经过。那个时候工匠们是没有思路的,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其中的一位工匠看到了集市上的一个人正在卖蝈蝈笼,所以他那时候突发奇想有了主意,回去之后就和其他的工匠们结合蝈蝈笼的造法开始施工,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技艺精湛的角楼建筑的诞生。当讲到这一阅读的时候,我看到这一传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于是,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们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遇到问题不要闭门造车,不要钻牛角尖,而是要学会给自己释放压力,学会转弯,因为成功偏爱有准备的人,更偏爱生活的有心人。而且在这个传说中涉及到一位明朝的皇帝朱棣,朱棣可以说是很有作为的皇帝,既然学生们很喜欢这个传说,那我就顺便给他们拓展了一下知识面,介绍了一下朱棣,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当时有26个儿子,其中朱棣是最优秀的,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很器重朱棣,朱棣本以为朱元璋去世之后,自己会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位,但是他错了,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却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也很有才华,但是书生气太重,没有魄力,加之朱棣不服气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朱允炆在混乱的大火中失踪,这样朱棣就篡位当上了皇帝,因为他很有才华,有魄力,虽是篡位,但是朝中大臣很信服他,所以国家当时也比较稳定。这一故事的介绍,不但和阅读联系在了一起,拓展了同学们知识面,还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就要自己有实力,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阅读的延伸也对学生的触动很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有一次在讲《智能快递》这篇说明文的时候,也让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了科技发展的迅猛,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未来的中国是腾飞的时代,没有文化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用这样的文章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这样因势利导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做《站着听课更健康》这篇说明文的时候,让学生们眼界大开,让他们理解了,有些同学溜号的时候,老师会让他们站着听课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久坐之后,适当地站着上课,可以减轻疲劳感,有助于控制体重,有利于健康,而且对于容易分心的男孩子来说,采用站姿,上课后会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成绩,从而也让他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像上述所举的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例子,在我的课堂中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用心去体会,语文教学中其实处处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3)议论文阅读。这一阅读环节的设计,更多的侧重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在阅读训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见解,有想法的学生,对他们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4)记叙文阅读。这个阅读环节的设计,一般选的文章里主人公都是你的具有良好品质的普通人的故事,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是人物形象塑造很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而且感情刻画真挚自然细腻,用心去读,就会感到很多文章中的很多主人公都是很吸引人的,会让同学们随着作者笔尖流淌的文字,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我认为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做题只是其次,更多的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会感悟人生,学会生活,为他们的性格、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文章中的人物素材和写作手法也很值得他们借鉴学习,而且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p> <p class="ql-block">  试卷的第四部分∶写作训练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是与前面三大环节密不可分的,因为只有前面三大环节过硬,基本功掌握的很扎实,字、词、句、段的汇总,知识的积累,生活的感悟融合在一起,才会凝结出作文训练中的佳作的诞生,这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语文学习更加突出了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这一理念。</p><p class="ql-block"> 语文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语文学习亦难亦易。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也要看你有没有想学好语文的冲动 ,具不具备为之去努力的坚定信心,如果以上几点你都具备了?那么恭喜你,语文学科将会在你的面前为你呈现出异彩纷呈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