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们村旁的新源炉料有限公司,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脊背挺直如松,步履稳健有力,很难想象他已年过七旬。他就是我的老板张善玉,一位从田埂上走出的企业家,一位把“家国情怀”刻进骨子里的农村老人。几十年来,他紧跟时代脚步前行,伴着风雨砥砺奋进,用一生的坚守与担当,诠释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石灰风骨,更书写了一位普通中国人的责任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张老板的人生起点是,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张洼村——这片贫瘠却厚重的乡土。他自幼便显露过人的聪慧,虽是农家子弟,却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渴求,煤油灯下苦读的身影,是乡邻津津乐道的记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经济匮乏,吃饱穿暖都是奢求,更谈不上在求学路上走多远、考上多好的学校,高中生已是有着很高学问的人了。高中毕业后,张老板回到村里,和村民们一起在生产队干起了农活。青壮时期的他,不仅聪慧过人,更有着超人的胆识。</p> <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增长,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愈发强烈,可那个年代的乡镇没有什么企业,更难找到一份好工作。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也吹到了张洼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点燃了无数人的创业激情。</p><p class="ql-block">张老板敏锐嗅到了时代的机遇,也深知乡亲们摆脱贫困的迫切心愿。他毅然决然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村南那片不毛之地的山坡,修建石灰窑、创办白灰厂。</p> <p class="ql-block">他做事果断、说干就干,多方筹措资金,顶着质疑与压力,在村外的荒山坡上建起了石灰窑。那是一段浸透汗水与艰辛的岁月: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开山凿石;没有畅通的运输道路,就用地排车一步步运送石料;没有成熟的技术指导,就摸索着调试火候。</p><p class="ql-block">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天不亮就上山,深夜仍在窑边守着看火候,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脸上刻下了深浅不一的沟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经暴雨淋湿石灰,石灰成泥,他浑身湿透、心痛无比,却毫无怨言;有一次原料供应中断,他辗转百里寻找货源,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白水。旁人问他何苦如此,他总是笑着说:“只要能让日子好起来,吃点苦算啥。”</p><p class="ql-block">正是这份不服输的韧劲,让小小的石灰窑在风雨中站稳了脚跟,不仅让他实现了致富梦想,更带动村里不少人就业,让大家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时代的考题不断更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大地。张善玉张老板深刻领会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企业要想走得远,必须紧跟党的号召,走绿色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2014年,他不顾亲友劝阻,毅然决定关停运营多年的石灰窑,多方筹资成立新源炉料公司,建起了环保窑。</p> <p class="ql-block">转型之路充满挑战,环保设备的投入、生产工艺的革新、技术人员的引进,每一项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精力。但他铁了心要做“绿色文章”,亲自带队考察学习先进技术,蹲在车间和技术人员一起调试设备,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p><p class="ql-block">新的环保窑建成后,厂区里绿树成荫,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粉尘弥漫,生产过程实现达标排放,真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 新源炉料公司的成立,给周边村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民来说,这家公司就是我们的“定心丸”。尤其是我们这些五零后、六零后,年轻时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一技之长,如今年纪大了,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也没有退休保障,一旦失业,生活便没了着落。老板始终记挂着我们,公司的岗位优先录用周边村民,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他常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他对公司里的年轻人也格外照顾,主动为他们缴纳保险金,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年,公司积极为国家和当地政府缴纳税金,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这背后,是老板始终坚守的初心——致富不忘本,感恩回馈社会。</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西方国家的围堵打压让不少企业举步维艰,我们这样的乡镇建材企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有时甚至亏本运营,不少同行都选择了关停转行。</p> <p class="ql-block">但老板始终没有动摇,他说:“公司里有这么多员工等着吃饭,我不能撒手不管。”为了维持公司运营,他四处开拓市场,精打细算节约成本,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得像个普通村民,和我们员工同吃一锅饭,从来没另起过小灶。产品不舍给用户难销售,舍出去又难催款,该到发工资时,公司账户上资金不足,他就想法贷款,来发工人的工资还有原料款。有人劝他:“张老板,实在不行就停了吧,您这么大年纪了,该享清福了。”</p> <p class="ql-block">他却摇摇头说:“我享福了,大家怎么办?只要还能干,我就不能放下肩上的担子。”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们这些员工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跟着他干的决心。</p><p class="ql-block">年过七旬的老板,依然保持着雷打不动的生活节奏。每天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他就已起床洗漱完毕,提着装满玉米面粉的桶,伴着晨露走向厂区旁的小树林——那里养着几十只笨鸡,是他心头牵挂的家禽。</p> <p class="ql-block">十几亩土地种出的玉米,由他亲手粉碎加工成饲料,一点一点喂养着这些红、黄、黑、白,麻啦等各色大小不同的鸡。喂完鸡,他便开始围着厂区巡查,从车间到院子,从设备到道路,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仔细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常说:“安全是天大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p><p class="ql-block">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员工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把车间、院子和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用整洁的环境迎接一天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闲暇之时,老板还打理着几亩小树林和一两亩小菜园。树林里的树木枝繁叶茂,小菜园里的蔬菜青翠欲滴,都是他亲手栽种、精心除草浇灌、细心照料的成果。他说,种地是农民的本分,不能丢;而办企业,就像种庄稼,只有用心浇灌,才能有好收成。看着他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看着他在厂区里指挥生产的从容,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手上,既有握锄头的老茧,也有握笔杆的痕迹;他的身上,既有农民的淳朴厚道,也有企业家的卓识远见。</p> <p class="ql-block">这一件件、一桩桩事,充分显示出张老板为人的行事风格,他行事格外低调。从不显山露水。每当看到公司里运转的环保窑,看到那些经烈火焚烧后产出的合格产品,我总会想起明代大诗人于谦的《石灰吟》:</p><p class="ql-block">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p><p class="ql-block">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仿佛是老板一生的写照。年轻时,他如深山巨石,经千锤万凿而不屈;创业路上,他如烈火中的石灰,经焚烧锤炼而弥坚;面对诱惑与挑战,他始终坚守本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把“清白”二字刻进了企业的根基,也刻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初心不改。我们的老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生的坚守与担当,温暖了一方乡邻,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他就像一盏明灯,在动荡的局势中为我们指引方向;他就像一棵大树,在风雨飘摇中为我们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他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宽阔包容的胸怀、感恩回馈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与赞颂。</p> <p class="ql-block">如今,老板依然每天忙碌在厂区和田间地头,他的身影已与这片土地、这家企业融为一体。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新源炉料有限公司一定能渡过难关、再创辉煌。而我们这些员工,也会永远追随他的脚步,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辜负他的信任与付出。</p><p class="ql-block">致敬我们可敬可爱的老板张善玉,致敬这份如石灰般纯洁坚韧的初心!愿他福寿安康,愿这份乡土情怀与责任担当,能在岁月中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