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邮

大巴山人 贺刚

<p class="ql-block">  我的集邮始于八十年初,止步于疫情前,因发行量的增加,再加上集邮的兴趣逐渐减退,只有偶尔看到好的题材的邮票,才会买点收藏欣赏。</p> <p class="ql-block">  初期集邮纯粹是一种爱好,并不知道邮票后来的收藏价值,起初只是欣赏邮票,从邮票的收藏中学到一些知识,进而陶冶情操。</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从学徒做起,工资微薄,收藏邮票也是从信销票做起,从邮寄来的信封上获得,或在邮票市场低价购买,偶尔也买点题材好的新邮票。</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邮票的价值也随之溢价,有的成10倍的增长,后来才发现我们当初集邮时失去了多少次财富增长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80年发行的首套生肖猴票,从8分起逐步以元、十元、百元、千元、万元的上升空间,每次上涨时我只是看客,8分钱时没买,不知其价值,涨到几元一枚时更想不通,更不去买,因为没买,也就没有获利的机会。为了不留下猴票的遗憾,我以十几元买了一枚猴年信销票做为自我安慰,后来到成都一位要好的同学知道我有张猴票,就半交换半送给了同学。</p> <p class="ql-block">  随着集邮知识的积累,稍微懂得了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收藏有价值的邮票,改变涨了就进入流通领域就变现的短期行为。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和单位同事到成都光华村四川干部学校学习时,同事想拿点钱搞小投资问我投什么?我说投资买点邮票放在家里等它增值。他拿了一万元让我去买邮票,因为他不懂,把购邮票的权力给了我,我记得买了些文革时期的四方套票和80年代的小型张,我自己也投资了几千元,买了相近的邮票。因购买时是邮票低谷,我们各自在家收藏了近一年,一天我突然发现邮市火了,我到邮市了解行情,马上让同事把他买的邮票拿来,我找了一个买家把这次我们投资的邮票变现了,其收益还可观。也算我集邮以来最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随着集邮市场起起落落,自已也没有把心思放在集邮上,只是做为一种爱好,把原来的部份邮品还保留至今,偶尔路过邮票公司看到好的题材也会买点,满足早先的爱好,陶冶一下情操。</p> <p class="ql-block">我在集邮的过往中,也有兴趣相同的同学和邮友,大学同学中有几个同学比较喜欢集邮,走得近的有个同学,我们大学实习时一起带着邮票去上海、杭州、九江邮市去交易,基本上没有去买入,只管抛售,把获得的现金买了杭州的一些特产,比如西湖龙井(也不知道真假),张小泉剪刀、西湖丝绸被面(买回来准备结婚用)。错过了买入几元一枚的猴票。</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中后期,组建了家庭要买2千多元的彩电靠我们年轻人的工资很难,为了家庭的利益,我把我收藏的邮票抛售了1—2千元,解决了购彩电的主要费用。</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有个邮市认识的朋友,告诉我用二十余件老瓷器给我交换邮票,我没有收藏瓷器的经验和学问,相信朋友,也为了丰富我收藏的品类,就给他交换下了那批瓷器,后来找懂的人看过,説都是清晚期和民国的民窑的瓷器。后来还有个同学要集邮,他又拿了几件文革瓷器交换了我的一些有价值的邮票,双方谁有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交往友谊和藏品的种类增加,也增加了对其它藏品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今天翻箱倒柜找出来以前集的点邮票写成美篇,按邮票发行的时间来排列,配以文字,做一次个人集邮总结。</p> <p class="ql-block">  现在集邮更多的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文化,纪念有意义的事情和人物,可以说邮票是一个时代的浓缩,通过集邮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到各种知识,更能接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集邮随着时间的流失,其显现出来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它给我们带来的也有惊喜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  集邮趣事乐在其中,有收就有藏,能藏住好的藏品总会获得可观的回报,我在集邮的过往中没有买入好的邮品,亦没有留下好的邮品,从不懂到半懂,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从中体会到了集邮的乐趣和小小的收获,也有一种小小的失望,没有把集邮发扬光大,也没有通过集邮让财富积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