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晴朗,走在路上感受到冬日的阳光特别温暖。中午,我们高中十二位女同学相约在南通土菜馆桃坞路店聚会,庆贺我们的七十岁生日。</p><p class="ql-block">我们又一次相聚,我们几乎都住在同一条街道,一起见证过河东街,孩儿巷那些熟悉的道路,也都记得同学们家中那些熟悉的大门、小门,院子。过去的记忆铭刻在我们的心头,赋予了我们心中未凉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时光仿佛倒回去半个世纪,青春年华的我们,就读在南通市第一中学。我们走进同一间教室,听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簌簌作响,看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棂,照在我们青春年华的身影上。我在相册里寻找到了同学们那个时候的照片,个个容貌端庄,水灵灵的。看看下面这十二位同学的照片合集,是不是别一番的滋味,我们也年轻过啊!</p><p class="ql-block">我们有过二年半的同窗时光,那时候的我们,像老南通的蓝印花布,朴素却印着深深浅浅的温暖,如今历经半个世纪的沉淀,愈发显得珍贵。</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相约在这个餐馆里,彼此相望,个个都是银发闪闪,眼角的皱纹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故事。当年扎着两条大辫子的姑娘,当年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少女,如今都跨入七旬的门槛,彼此相见,记忆的箭就嗖地一下穿越回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熟悉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有很多少女的情怀,有很多同桌的回忆,有很多一起做作业的情景,还有很多下课后一起玩耍的身影。“你作业没写完,还借我的抄呢!”互相调侃的话语里满是亲昵,仿佛那些日子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我们见证了我们所住街道的变迁,从石头路到柏油路,从那条河分成河东街和河西街,然后河被泥土填满,变成了农贸市场,地下变成了防空洞。街道两面的平房改造成楼房,一栋又一栋林立,多少老同学迁居。</p> <p class="ql-block">多少年后相见,不变的是我们的乡音,声音依旧那样熟悉,是偶尔在菜市场、在街道边公园遇到时的寒暄。大家交流着各自的人生轨迹,有同学笑着说:“这五十年,我们隔得最远的距离,并不是分别以后的地理位置,而从来都留在青春时期这条街上的这个门和那个门的距离啊,心一直贴得很近。”确实是这样,共同的生活地域,让我们的情谊少了疏离,共同的少女时代的玩伴,多了份无需言说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在饭桌上,热气腾腾的菜肴香气四溢,酒杯碰撞间清脆悦耳。我们聊着年少时的趣事,回忆着教室后墙的黑板报、操场边的林荫道,还有那位班主任张老师。还有老同学说起当年放学路上,一群人勾肩搭背,沿着河东街的河回家,一路打打闹闹,还有人提起学校运动会,我们为班级女生呐喊助威,过去学生时代的回忆,不知不觉就是几个钟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蛋糕送来了,生日蜡烛被火点燃,橘黄的光映着大家温馨的脸庞。我们共同许愿,愿家家幸福,愿友谊长存。都是古稀老人了,五十年的时光,怎么能不让青丝变成白发呢!这份同学情,没有血缘羁绊,却因共同的青春记忆,让彼此在一起感觉是那样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要分别了,临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地握手道别,反复轻声叮嘱着“多保重”“常联系”。看着渐行渐远的一个个身影,我的心中有一丝的惆怅,但夕阳 又让我感觉到余辉的温暖。我把她们留在我的心间。</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祝我们生日快乐,祝我们相聚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在今后的日子里,经常微信联系,有机会再聚,相信跨世纪的同学情谊源远流长,清澈甘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