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歌手毕达人生盛举 越南一站唱响大美通榆

诗意雕影艺术馆

<p class="ql-block">  当湄公河的晚风拂过胡志明市的演出场馆,一曲《大通榆·我的家乡》的前奏骤然响起,瞬间让在场的越南观众停下了交谈。舞台中央,通榆籍歌手毕达身着一袭绣满丹顶鹤纹样的服饰,银线勾勒的鹤羽在灯光下流转着微光,仿佛将向海湿地的灵动生灵定格在了衣袂之间。他开口的瞬间,醇厚的乡音裹挟着对故土的眷恋,跨越山海,将中国吉林通榆的故事,轻轻落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魅力中国行”音乐交流会(越南站)的动人一幕,也是毕达以音乐为媒,向世界推介家乡的重要时刻。作为土生土长的通榆人,他深知歌声里藏着最鲜活的乡愁——那歌词里“风吹麦浪翻金波”的描写,是他童年记忆里通榆平原的盛夏;“向海湿地鹤翩跹”的旋律,是他每次返乡时最牵挂的风景。此刻,这些带着烟火气与自然美的画面,通过他的歌声,变成了越南观众眼中具象的“中国丹顶鹤之乡”。</p> <p class="ql-block">  舞台背景屏上,向海湿地的壮美风光缓缓铺展:清晨的薄雾中,丹顶鹤舒展翅膀掠过水面,芦苇荡在风中摇曳出金色的涟漪,夕阳下的通榆平原被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毕达的歌声与这画面交织,宛如一场跨越国境的“视听盛宴”。当唱到“我的家乡大通榆,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时,他眼中泛起的泪光与台下自发响起的掌声相融,那一刻,语言的隔阂消散无踪,唯有对“家乡”的共鸣,在场馆中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  演出间隙,毕达没有急着退场,而是化身家乡的“行走代言人”,捧着精心准备的“通榆礼物”走上观众席。他手中的通榆年画色彩艳丽,画里的丹顶鹤正立于湿地之上,旁边还印着“五谷丰登”的吉祥纹样;剪纸作品则细致地刻出了通榆的农田与民居,每一刀都藏着家乡的烟火气。“这是我们通榆的非遗,画里的丹顶鹤,是我们世代守护的‘吉祥鸟’。”他用略带生涩却充满热情的越南语搭配手势,向围拢过来的观众讲述着:“在通榆,每年春天都会有上千只丹顶鹤回到向海湿地繁殖,我们当地人会沿着湿地边缘巡逻,守护它们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  除了非遗文化,毕达还忍不住“晒”起了家乡的美食:“我们通榆的绿豆糕甜而不腻,是用自家种的绿豆做的;还有黄小米粥,熬出来特别香,早上喝一碗,一整天都有精神。”他的讲述生动又接地气,不少越南观众听得频频点头,有人拿出手机搜索“通榆”,有人则拉着他的手追问:“什么时候去通榆能看到丹顶鹤?”当得到“每年4到6月是最佳时节”的回答后,几位观众当场约定:“明年一定要去通榆,看真正的丹顶鹤!”</p> <p class="ql-block">  在后台接受采访时,毕达的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从小在通榆长大,是这片土地的风吹大了我,是向海的鹤鸣教会我唱歌。现在能站在越南的舞台上,把家乡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这是我作为通榆儿女最骄傲的事。”他坦言,为了这次演出,他特意将《大通榆·我的家乡》的编曲做了调整,加入了一些具有通榆民间音乐特色的元素,就是希望能让越南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谈及未来,毕达眼神坚定:“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桥梁,我会一直唱下去。下次再站上国际舞台,我不仅要唱通榆的歌,还要带上更多家乡的特产、非遗,让‘中国丹顶鹤之乡’的名字,被更多人记住;让通榆的湿地之美、人文之暖,能吸引更多朋友跨越山海,来看看这座被自然与温情包裹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  当演出结束,毕达走下舞台时,不少越南观众追着他送上了当地的鲜花,还有人用中文说着“谢谢”“通榆很美”。夜色中的胡志明市灯火璀璨,而他心中,通榆的星光与鹤鸣,正和这片异国的灯火交相辉映——一场越海的乡音吟唱,不仅让通榆的魅力绽放在湄公河畔,更在两国人民心中,种下了一份关于“家乡”与“友谊”的美好约定。</p><p class="ql-block">(陈宝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赞歌手毕达》(李锐士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乍破冰河第一声,霍林水涌作和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铁琶裂帛云停迹,霜竹穿霄雁落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漫道乡音惟雅调,竟教异域起雷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谁言塞北无昆玉,黄沙深处有凤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