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些病患的腰痛与腰椎一点关系也没有,既便是在核𥔵检查中发现了椎间盘的膨出,但也与腰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它需要结合症状表现与某种问题的特异性表现以及影像所见来综合研判。</p><p class="ql-block">今天凌晨6点,被一位从河南光山寻来的病人叫醒,说是腰疼得不行,夜间症状显重,白天活动后略缓和些。</p><p class="ql-block">从她所带的m r报告结论上看,仅写了“腰3 /4、腰4 /5轻度膨出”的表述,无其他相伴问题。</p><p class="ql-block">说实话,一个近60岁的人,谁还没有一点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啊,不足为奇。</p><p class="ql-block">但她的症状表现却没有神经压迫或硬脊膜受压以及交感神经受干扰的特异性表现,仅仅表现为腰部模糊的酸胀感(並不是她表述的疼痛感,属于典型的表述不准确)。</p><p class="ql-block">扫描她的报告进入影像浏览后,在T 2 W l和压脂序列上,可见皮下浅层有高信号显示,这种显示提示皮下存在水肿现象(即炎液)。</p><p class="ql-block">这种炎症,西医叫软组织炎症,属无菌性炎症,它可能是皮下神经的水肿,也可能是筋膜间炎性渗出后的积液。中医根据症状表现(如活动后减轻)则认为是寒湿凝结、寒痰瘀阻,属于寒湿瘀滞证。西医的治法为消炎,中医的治法为散寒祛湿、活血化淤。</p><p class="ql-block">对这种小范围的局部炎症,我更倾向于中医的外敷疗法,靶向性更强,只要用上中草药中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草药便能立竿见影,软组织内的炎症会立刻消散。通过皮下渗透消炎,其效果比中医热灸更快。而口服非甾体消炎药不一定有如此快的疗效,甚至在久服后会损伤消化道,得不偿失。</p><p class="ql-block">病患久居潮湿的地下室,且从事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查体时可触摸到髂后嵴皮下条索状结节,这是长期炎症下组织纤维增粗、水肿的表现。其症状特点是酸胀微痛,疼痛点固定不移,有压痛点但边界不清,活动后略减轻,受寒加重,但不会向下肢放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