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戴在潜江市头上有四顶很特别的光冕,即为水乡园林,石油之城,曹禺故里,小龙虾之乡(资料上不是这顺序,我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至于还有其它名号如百强县市等不俱特有性,就不列出了。其中水乡园林获于1972年,石油之城当是80年代,曹禺故里是90年代,小龙虾之乡当是二十世纪初。当然现今最响亮的就是小龙虾之乡,因为现在正在享受小龙虾带来的红利与发展优势。而水乡园林几乎被后来人疑为莫名,甚至网上有人问:潜江真的是水乡园林么?好象无有苏州拙政园与无锡蠡园那样的园林!显然,这些人把水乡园林四个字理解为此地有没有水乡的历史文化园林建筑,而不是理解为因全市经特殊的绿化美化,使全市变成了水乡一片秀美的特色绿园。</p> <p class="ql-block"> 我反复强调特殊的绿化美化,而不是单指一般绿化,是因为就一般绿化建设而言,处于江汉平原水乡的县市都可称之为水乡园林,那潜江凭什么独享?这里的特殊在于广泛种植水杉这种珍稀物种,不但存活,而且成林,而且此林遍及全市(当时叫县)所有城乡水网堤坝与道路街巷。正因为水杉装点了全市所有厢原,才使得潜江成了由水杉妆扮的园林化绿势,又在水乡,又有别于周边县市,故即独冠“水乡园林”了。要讲清这故事,当从水杉引进讲起了。</p> <p class="ql-block"> 水杉是一亿多年前的物种,却存有能越几次冰川而不绝种留下了极少量后继,就当称之为活化石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叶中国植物学家在湖北与四川(当时重庆还在四川所辖)边界深山中发现了活化石水杉,最长寿的有近6000年寿。又到54年时,当时中国科学院专家就想将此物种新发,于是采集了利川县的15斤水杉种子带到江汉平原试种,选址潜江广华农场。为何选农场?因为农场外都是高级合作社公地,不存在未开发的荒地。而沙洋农场广华分场还有好多地方未开发,于是就划了一大块(几百亩吧)荒湖草沼,组织农场(当时为劳改农场)几百人开荒成地,又从农场选出几十位这类专家与技术人员(当时农场广有各类高才)开始耕作下种,又于56年从利川取些技杆回来作扦插试验,两项均获成功,于是就在全县推广种植(57年左右)。十余年后,全县城乡所有沟河道陌田头,均已绿树成林,一片由水杉覆盖的整体绿化,使全县绿化风貌为这一特殊物种所妆饰。这一特大科技成就为中央有关部门认可,于是派中央电影纪录片厂联合湖北电影厂来潜江摄制纪录片,选址就是广华苗圃及王场区到高石碑区的一条叫兴隆河的两岸林道,纪录片名即为《水乡园林》。成片后响遍全国(此为当时70一71年),而后(72年)联合国开相关大会,此片作为礼物献给大会放映。由于此片的高评,从这时起,潜江县就被冠名为“水乡园林”了,并将原县城改名为园林镇。这就是“水乡园林”名号的由来,是全县人民全力推广水杉物种成功的结果。此后水杉才推广到全国及世界60多个国家或地区。好多国家的原种就出自广华苗地,如周总理赠送尼克松,邓小平同志送给尼泊尔的礼物都是广华苗地的幼苗。这潜江冠“水乡园林”当与有无拙政园,蠡园无关联吧!</p> <p class="ql-block"> 也就在水杉成功推广的上世纪60年代,江汉油田开始开发建设,地域刚好囊括了小小的水杉苗地,于是沙洋农场即将此苗地移交油田。江汉油田于69年左右出油,成为十大油田之一,因其在潜江市境内,于90年代转为战略贮备基地,划归地方管理,这潜江才又冠上石油之城名号。这是后话。当苗地转油田后,油田即广植水杉15000多株,加上其它树种与体艺设施,此地即成了水杉公园。大约80年代李先念视察油田,即题写了“江汉水杉纪念碑”牌。后石油部长康世恩又来视察,又题了“水杉园”的门牌。水杉公园现为潜江三A级景点之一。现文旅事业红火,此园与其他几处园地(曹禺公园,龙湾楚章华台遗址公园,拖船埠红色根据地,熊口红軍街,紫月湖公园,市森林公园,返湾湖马拉松湿地公园等)成了外地游客打卡之处,当然还有小龙虾生态基地。</p><p class="ql-block"> 如上是我根据几年前的资料记忆整理而成的潜江“水乡园林”之冠的由来,供各位关注者参考。有不符史料之处,请以史料为准(因现网上已无此类史资可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