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咖啡</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杯咖啡,已经成了我生活里的固定节拍。清晨六点半,闹钟还没响,手就先一步摸向床头的电子秤和磨豆机——这动作熟得像呼吸,不用思考。窗外天空微亮,厨房里咖啡机低低地哼着,水滴穿过咖啡粉的瞬间,整个屋子都醒了。我喜欢用中深烘的豆子,油脂厚,香气沉,第一口下去,苦意直冲舌尖,随后回甘慢慢浮上来,像一场迟到的晨光。</p><p class="ql-block"> 这习惯坚持了快七年。起初是为了熬夜提神,后来发现,它竟悄悄撑起了我一天的节奏。上午十点,脑子开始发沉,一杯咖啡下肚,思路忽然清晰,仿佛有人把蒙在镜面上的雾气轻轻擦开。我不敢说这是咖啡因的科学作用,只觉得那一刻,世界又变得可读、可解、可进入。</p> <p class="ql-block"> 那天整理橱柜,翻出一只旧量勺,黑色的,边缘有些磨损。我把它放在台面上,舀了一勺咖啡豆。豆子饱满,深棕泛着油光,一颗颗滚落在木桌上,像散落的时光碎片。我忽然想起刚工作那年,住在小出租屋,每天省下买早餐的钱,只为攒够一包好豆子。那时的我,捧着这把量勺,一勺一勺地计算生活,也一勺一勺地喂养希望。</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一小杯浓缩咖啡端上来的样子。白色瓷杯,黑得发亮的液体,表面浮着一层金棕色的油脂,像凝固的黄昏。我总舍不得立刻喝,先凑近闻一闻,那香气浓烈又复杂,有焦糖、有坚果,还有一点点酒意。喝下去的瞬间,身体像是被轻轻推了一把,从混沌中站直了腰。</p> <p class="ql-block"> 周末的早晨,我喜欢慢慢做一次手冲。滤纸折好,热水润湿,倒入刚磨好的粉,第一道水下去,咖啡粉微微鼓起,像在呼吸。我一边注水一边看玻璃壶里的颜色渐渐变深,像一场缓慢的日落。磨豆机安静地蹲在角落,电子秤显示着克数,一切都有条不紊。这种仪式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自己一个理由:慢下来,别急着赶路。</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咖啡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清醒,更是如何生活。它不喧哗,却总在关键时刻给我一点支撑。冬天冷,它暖手;夏天闷,它提神;心情低落时,它是一口能咬住的实在。体检报告年年正常,医生说代谢不错,我笑笑,没提那杯从不缺席的咖啡。</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见过有人喝到心慌手抖,或是靠咖啡硬撑熬夜。我知道,它不是药,也不是逃避的借口。但对我而言,这一杯,是自律,是享受,是每天清晨对自己说“今天也好好过”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还会继续喝下去。不是为了多活几年,而是因为有它在的早晨,总让我觉得——生活,值得被认真对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