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唐福然 贾发远</p> <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冬暖如春。2025年11月23日,我们一行走进淄川区钟楼街道办事处南苏村,探访当年的淄川县博爱乡旧址。</p><p class="ql-block"> 南苏村现分为楼区和老村两区,楼区为新建,主要在村南区域,毗邻松龄西路、淄川区西医院、苏秦墓景区,居住小区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富有特色的外部装饰和山村自然景色有机结合,山川沟壑更迭变幻、相映成趣,四方景色悦人心动,享受着与城里人一样的居住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景象欣欣向荣。</p><p class="ql-block"> 南苏老村,因为新楼房搬迁拆迁,显得有些破落,残垣断壁,但有一种亲切感,儿时的故事都发生在老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南苏老村,站在石板桥上观看。桥上铺有长约2米的长条石板7块,总宽度4米,南北走向,石板下使用石砌墙支撑,跨度宽1.5米,约建于明末清初年间,看似简单,但位置很重要,是当年淄川西出济南必经大道石板桥,也是唯一的西出大道石板桥。在石板桥的西向,现有一处荒芜院落,与石板桥毗邻,这就是当年的淄川县第一区博爱乡旧址。</p><p class="ql-block"> 现旧址西屋3间、北屋3间,外加1间偏房,原房顶为麦秸草屋,大门南开,虽然经历风雨侵蚀,房顶大部已经坍塌,仍不失坚固,恢弘旧制依稀可见,仿佛让人们穿越时空,穿越过去,看到了原乡镇机关生活、工作的条件,看到了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经查阅《淄川区文史资料》,1948年3月,淄川县全境解放,沿袭旧制,淄川县设立第一区博爱乡,乡政府住址在南苏村,辖南苏、北苏、东山、西山、山张、白庙、双泉七个村庄;1955年3月至1956年2月,更称杨寨区博爱乡;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淄川县设白庙乡光明一社,后更称二里乡光明一社,由南苏、北苏、双泉三个村庄组成,原博爱乡乡址变更为光明一社社址;1958年9月1日,成立淄城人民公社,设淄城人民公社南苏管区,原光明一社社址又变更为南苏管区住址;1961年12月,南苏管区撤销。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南苏村作为乡政府、高级社、管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从此失去辉煌,现在留给人们的只是老年人的片断记忆。</p> <p class="ql-block"> ▽1955年,杨寨区人民政府关于有关博爱乡的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 ▽淄川向西当年通往济南必经大道上的南苏村石板桥,宽4米。</p> <p class="ql-block"> ▽淄川向西当年通往济南必经大道上的南苏村段。</p> <p class="ql-block"> 作者:唐福然 贾发远</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