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外交近来展现出引人瞩目的重大转向,这一点在中日近期的交锋中尤为明显。以往,中国在处理台湾问题时,往往将重心放在岛内,但长期实践表明,效果有限。外部有美日等西方势力不断为台湾背书,内部亦存在杂音干扰。而这一次,中国调整了策略——将矛盾焦点转向日本,直击其言行的要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转向的导火索,是日本高市早苗提出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将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挂钩的错误言论。面对如此挑衅,中方外交手段的选择本是多样的,但此次外交部的反应却显得格外坚决而系统。</p><p class="ql-block">在精准研判高市早苗性格与立场的基础上,2025年1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递交严正交涉照会。与此同时,外交部官网同步以中、英、日三语发布了六张海报,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涉台条款逐条列出,清晰指出日本必须信守承诺。次日,《人民日报》“钟声”栏目发表文章,直接点名高市早苗及日方,要求其立即纠正错误言论,并向中国人民道歉。</p><p class="ql-block">然而,从11月7日至22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虽多次重申中日关系重要性,却仅反复强调“日本政府立场未变”,并表示不再发表类似涉台言论,对中方一再要求的“道歉”与“收回言论”始终避而不谈。这种回避与敷衍,无疑加剧了中方的反制决心。</p><p class="ql-block">更不寻常的是,中国此次选择将斗争舞台延伸至国际层面——罕见地向联合国发出正式信函。这封函件作为联合国大会文件,将被分发给所有成员国。函中严正指出,高市早苗是自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首位在正式场合鼓吹“台岛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日本领导人,并首次将这一假设与所谓“集体自卫权”挂钩,公开表露以武力介入台海的意图,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挑衅。中方强调,若日方执意军事干预台海,即构成侵略行为,中国必将依法行使自卫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系列组合拳,将高市早苗及其右翼政府置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主动权,已牢牢握在中国手中。</p><p class="ql-block">回顾以往,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多采取“就岛论岛”的策略,常陷入“台独”势力与外部干预相互勾连的困局。而此次将矛盾转向日本,可谓击中“七寸”。一方面,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与相关文件,为中国立场提供了法理与道义制高点;另一方面,亚洲多国曾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害,历史记忆使中国不孤立;而在国内,民众的同仇敌忾也凝聚了更强民意基础。</p><p class="ql-block">面对中方步步紧逼,日本若选择硬碰硬,结局可想而知。而若美国依据所谓“安保条约”介入,或许正是中国所期待的——长期以来,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扮演幕后操盘手,若能借此机会将其逼至台前,在“我们家门口”的东太平洋展开一场终极对决,未必不是战略上的“求之不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场潜在的决战,将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较量,更是两种立场的根本对决:中国为捍卫国家主权而战,占据天时地利;美国若介入,则是为维系霸权而远征,师出无名、失道寡助。而这场世纪之战的结局,或将奠定东亚未来数十年的格局——东海与南海的长治久安、台湾的和平回归、中日韩乃至整个东亚市场的真正一体化,都有望在此基础上实现。届时,中国将确立区域领导地位,而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也或将从此退出东亚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