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7年的北方小城,冬雪来得早,寒风卷着雪沫子拍在供销社的玻璃窗上。18岁的林秀芝攥着母亲给的五块钱,冻得通红的手紧紧揣在棉袄兜里,要给生病的弟弟买止咳糖浆。柜台前挤满了人,她被推搡着后退,怀里的布包掉在地上,里面的零钱撒了一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姑娘,小心点!”一只粗糙却温暖的手扶住了她的胳膊,紧接着,一双沾着机油的手蹲下身,帮她一枚枚捡起硬币和毛票。林秀芝抬头,撞进一双明亮的眼睛里——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额前的碎发沾着雪粒,笑容憨厚得像冬日里的暖阳。他叫陈建国,是附近农机厂的维修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之后,陈建国总会“碰巧”出现在林秀芝下班的路上,有时是递上一块热乎的烤红薯,有时是帮她拎起沉甸甸的菜篮子。他话不多,却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1979年的春天,陈建国在城郊的槐树林里,递给她一个蓝布包,里面是一块上海牌手表,还有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上面用钢笔写着:“秀芝,我想和你过一辈子,挣的钱都给你,不让你受委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林秀芝摸着蓝布包上细密的针脚,那是他连夜用母亲留下的布料缝的,针脚有些笨拙,却藏着最真挚的心意。她红着脸点头,两人没有盛大的婚礼,只请亲戚邻居吃了顿饺子,就搬进了农机厂分配的小平房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婚后的日子清贫却温暖。陈建国在厂里是技术骨干,经常加班到深夜,每次回来,都会给林秀芝带一块她爱吃的水果糖。林秀芝则把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会在他的工装口袋里缝上结实的补丁,会在冬天提前把他的棉鞋烘得暖烘烘的,会在他累得倒头就睡时,轻轻给他盖上被子,然后坐在灯下缝补衣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5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日子更有奔头。陈建国更拼命地干活,想给妻儿更好的生活。可命运的暴风雨,却在1990年的夏天骤然降临。那天,农机厂的一台机器出现故障,为了保护工友,陈建国被失控的零件砸中了脊柱,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医院的诊断书像一块巨石,压得林秀芝喘不过气。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看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她无数次在深夜里偷偷落泪,却从不在陈建国面前流露半分脆弱。陈建国醒来后,得知自己终身瘫痪,情绪崩溃,整日沉默不语,甚至劝林秀芝:“秀芝,你还年轻,带着儿子走吧,找个好人家,别跟着我受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林秀芝握着他的手,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却语气坚定:“建国,你忘了槐树林里的承诺了?你说要和我过一辈子,我没忘。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陪着你,咱们的家不能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那天起,林秀芝扛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她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回家照顾陈建国的饮食起居。每天下班,她第一件事就是给陈建国擦身、按摩,防止他长褥疮。为了让他能坐起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省吃俭用,攒了半年的钱,买了一把轮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冬天的夜里,小平房没有暖气,林秀芝会把热水袋放在陈建国的脚边,自己则裹着薄被子,坐在床边给他揉腿,一边揉一边讲厂里的趣事,讲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想让他开心一点。有一次,她累得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握着他的腿。陈建国看着她消瘦的脸庞,花白的头发,眼泪无声地滑落,心里又疼又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儿子渐渐长大,懂事的他会帮着母亲照顾父亲。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善良的人。2008年,林秀芝被查出胃癌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林秀芝没有哭,她只是平静地回到家,像往常一样给陈建国做饭、按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她在做饭时突然晕倒,被儿子送到医院。陈建国才知道真相。他坐在轮椅上,被儿子推到病房门口,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妻子,这个从未在人前掉过泪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秀芝,你怎么这么傻?为什么不告诉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林秀芝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笑着说:“建国,我没事。就是有点累了,想歇会儿。这辈子,能嫁给你,我很幸福。就是委屈你了,没能让你享过一天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委屈,”陈建国紧紧握着她的手,声音哽咽,“有你陪着我,就是我最大的福气。秀芝,你一定要好起来,我还想和你一起看儿子结婚,看孙子长大,我还没陪够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日子,林秀芝在医院接受治疗,陈建国每天都让儿子推着他去医院陪她。他不能帮她做什么,只能握着她的手,给她讲他们年轻时的往事,讲槐树林里的蓝布包,讲第一次见面时捡钱的场景。每当这时,林秀芝的眼睛里就会泛起光彩,脸上也会露出笑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病魔还是无情地吞噬着林秀芝的生命。2008年的冬天,和他们相遇那年一样冷。林秀芝在陈建国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临终前,她从枕头底下摸出那个已经褪色、磨破了边角的蓝布包,塞到陈建国手里:“建国,这是你给我的……带着它,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好好活着,看着儿子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陈建国紧紧抱着蓝布包,仿佛抱着他的整个世界。他一遍遍地喊着她的名字,声音嘶哑,却再也得不到回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陈建国已经七十多岁了,儿子也早已成家立业,有了可爱的孙子。他还是每天坐在轮椅上,手里总会攥着那个褪色的蓝布包。他会给孙子讲他和奶奶的故事,讲那个冬天的供销社,讲槐树林里的承诺,讲这一辈子的相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常常会对着蓝布包自言自语:“秀芝,我没辜负你,儿子过得很好,孙子也很乖。我每天都在想你,想你做的红烧肉,想你给我揉腿的样子。等我把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就去找你。到时候,我还提着蓝布包,里面装着你爱吃的水果糖,咱们还在槐树林里见面,再也不分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个褪色的蓝布包,承载着他们一生的爱情与牵挂。它见证了他们的相遇与相守,见证了他们的苦难与幸福,也见证了什么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什么是“生死契阔,与子成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不是海誓山盟的誓言,而是在苦难中相互扶持,在风雨中不离不弃;是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愿意陪在对方身边,直到生命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林秀芝和陈建国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岁月里,书写了最动人的篇章。那个褪色的蓝布包,会永远提醒着后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