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员昵称: 快乐龙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9964344</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的谐趣园今年在网上大火,网上的照片很多,看的我心里痒痒的,故而今天有时间也就随大流前往。</p><p class="ql-block"> 走进谐趣园时,已是接近正午,暖烘烘的阳光,揉进了亭、台、堂、榭内,揉进了檐角的瓦当里。那绕着方池的回廊,早被岸边的古槐和银杏,织成了一道金黄的帘,风过时,叶瓣就簌簌落进池水里,漾开一圈圈和游鱼共舞的碎光。谐趣园里的秋色就如同有人不小心打翻的苍穹碎片,在暖色调中也撞出了一抹冷艳,看似凌乱分散的色彩中藏着规律, 繁杂又不显突兀。</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秋叶绚烂,仿佛是大自然最后的谢幕演出。古建与秋叶相映成趣,红墙黄瓦间,落叶轻舞,突显秋的深情,虽已入冬,但仍然秋色盎然,同时也添增了一些冬的静美。这里的景色,既像是冬对秋的挽留,也像是秋对大地深深的不舍,让人心生感慨,沉醉于这季节交替的绝美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颐和园离我居住的地方太远了,不能随时来这里领略它一年四季的美好。颐和园中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看多了也有些疲劳,而一些柔软温馨的小景才是我的真爱,希望来年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到这里,欣赏这温润的江南园林风景!</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是位于北京颐和园东北角,它是一座独立园林,这里以其精巧的江南园林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被誉为“园中之园”。</p><p class="ql-block">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后仿无锡寄畅园而建,初名“惠山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嘉庆年间原貌重建,并更名为“谐趣园”,寓意“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园内环绕水池建有13座亭、台、堂、榭等建筑,通过上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各异的石桥相互连通,形成“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