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古镇,除了知名度较高的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甪直、西塘等,还有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镇。先不说江浙一带众多的古镇,上海地区的我去过朱家角、枫泾、七宝、蟠龙等古镇,近日和夫人又去了一趟新场古镇。总体感觉共同之处即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粉墙黛瓦、马头墙,此外也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古镇魅力。</p> <p class="ql-block"> 位于申城浦东南部的新场,从唐朝时因漫长岁月长江带来的泥沙堆积,海水退去后慢慢形成陆地。这个地方先是下沙盐场的南部晒盐场,下沙盐场是老场,而这里就叫新场了。新场河流多、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盐民在此晒盐很快就发展繁华起来,成为富裕的江南水乡新场镇。</p> <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盐,似乎很普通,可在古代盐却是奢侈品,那时没冰箱,盐是保存食品的好东西。中国古代官府对盐实行垄断专卖制,唐朝规定盗卖私盐处死刑。从南宋时期起,官府就在新扬镇设立盐运司衙门松嘉分署,直到明清之后盐业生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新场镇大概远离市中心原因,小镇上万原住民仍保留着质朴与纯真的生活习俗。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新场镇是“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上海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新场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烟火气息,有人说这是一个“活着的千年古镇”。你看,居民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饮食,一碗鸡汤馄饨竟然也能加以研究,翻新出各种各样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 新场的河流呈井字状分布,水网纵横桥是免不了的,小镇上光是石拱桥就有九座,最早始建于元朝时期。第一楼茶园边的洪福桥可能人气最旺,这里是新场大街的必经之桥,因此在此和桥以及茶楼留影的人趋之若鹜。除石拱桥外还有平梁石桥、平梁木桥等多座。这些古桥虽不恢弘壮观,但却历经沧桑,它们是新场历史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新场大街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商铺、美食小店、茶楼、饭庄等鳞次栉比排列在街道两边。说是大街其实只有3~4米宽,青石板路面被南来北往的人流踩的油光铮亮。大街两边东西向的幽长小巷,倒是庭院深深的明清建筑不少,时而传来熟悉的吴侬软语声。</p> <p class="ql-block"> 新场最具特色的美食是“下沙烧卖”名气很响,下图中老板和著名演员舒悦的合影,是该店最好宣传广告。此外,咸蹄膀、扎肉、大肉粽、梅花糕等,也都是深受游人青睐的美食。色质金黄、香气扑鼻的“老虎脚爪”,沟起我儿时的美好回忆,在那物质匮乏年代,老虎脚爪、脆麻花在我们眼里可是非常宝贵的食品啊。</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三层楼的第一楼茶园,当时是全镇最高建筑,所以称第一楼茶园。香港导演李安的电影《色戒》中汤唯主演的女主角王佳芝和邝裕民有场密会,就是在这里取景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面是“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介绍新场的地理位置、盐文化、人文历史、红色记忆、建筑风格等,是新场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清清河水、小船悠悠,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情怀,这里有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风情。漫步古镇,你能真切感受人间烟火与诗情画意的完美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新场镇也有自己的文化风俗,民间技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场锣鼓书、江南丝竹、浦东琵琶,逢年过节举办民俗节庆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土布、漆扇等技艺仍在保留,我觉得在当下崇尚绿色环保生活中,这些老祖宗的土东面仍应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 新场大街街口的这座石牌坊叫“三世二品坊”,是新场人朱国盛祖孙三代建造的,他曾任朝廷正三品太常寺卿(相当于现在的文化、教育部长)。据记载明清时期新场镇牌坊有13座,如今尚存三座。这座三世二品牌坊巍巍壮观,雕刻精美,上面雕刻的人物、花鸟、车马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这家不太起眼的“康友堂”小店,其实是个三进深的住宅。在那腥风血雨的峥嵘岁月里,这里可是中共的秘密联络站,1928年设立的秘密联络点,经常来此的有中共特科成员潘汉年以及中共新场区委书记等一批地下工作者。这里还接待过时任中共淞浦特委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听取他有关对敌斗争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新场也是经商重教、人文荟萃的地方,据记载,明清时期考中进士的就有19人,考中举人的46人,到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从革命先烈到民主人士,从劳动模范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新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及光纤通信专家叶培大(1915∽2011)就是新场镇人,他是我国微波通信的领路人,被誉为“与光同行”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 新场古镇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的人群中,洋面孔也不少,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也是很感兴趣的。这和我们到外国见识西方文化,西洋精美的建筑和雕塑以及风俗习惯等感到新奇是一样的道理吧。</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电视刘晔《寻味》栏目看到新场古镇,祖传技艺烧的昂刺鱼菜饭味美鲜香,具有独特的本地烟火气息,既然到了新场,自然想去品尝一下。推着轮椅和夫人沿新场大街石板路一直往南走,终于看到了古色古香“昂刺鱼菜饭"店招的小店。据介绍,菜饭采用代代相传的做法,把昂刺鱼吊在大灶木头锅盖里,随锅中菜饭一起焖煮,在菜饭热气熏蒸下,细嫩鲜美的昂刺鱼熟了,一碰鱼肉就掉下来,鱼香味也渗进菜饭中。柴火灶烧的猪油菜饭,吃进口中,确实与众不同,软糯顺滑,喝一口鱼汤鲜美无比、妙不可言。老板说,每天中午11点开始很快就卖完,稍晚来就吃不到了,全镇独此一家。</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幽深的街巷,探寻历史文化的深邃,这里有静雅的茶楼,可以细细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凭栏闲坐临水雅间,品茶眺望窗外旖旎风光,柳暗花明、小桥流水人家,仿佛是梦中的水乡,充满岁月的温柔故事,令人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p> <p class="ql-block"> 街头巷尾空间狭窄不易种树,于是不少人家在房前屋后栽上绿色植物和鲜花,爱花的人自然热爱生活。房前有花草既吸尘又美观,而且寓意吉祥如意,在岁月静好中乐享雅致风景。</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离开新场,心想江南水乡古镇四季都很美,好像任何时候来都能欣赏它古韵美貌。久居喧闹都市,不妨经常到乡野、古镇走走,切身感受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和小镇古朴风情,这何尝不是诗与远方呢。(特用手机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