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平常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272589</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网络(感谢)</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人民军队忠于党</p><p class="ql-block">美篇模版:四川号航空母舰(自定义)</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4日9时,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开启首次航行试验。美联社当日报道称,中国周五开始对其最先进的两栖攻击舰进行海试,距离其最新航空母舰服役仅一周,作为其海军快速现代化的一部分,该海军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p><p class="ql-block">11月16日,我国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21日,央视新闻发文援引专家观点称,四川舰可成为“无人机航母”。</p> <p class="ql-block">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四川舰的电磁轨道能轻松弹射30吨级的歼-35隐身战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攻击-11型这类隐身无人机像下饺子般连续弹射,这种无人机蜂群战术有可能成为076两栖攻击舰的“杀手锏”。</p> <p class="ql-block">四川舰将是一艘海上的小型航母,既是传统航母的复制品,也可以成为一艘“无人机航母”,适应未来的智能化战争,担负多元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报道指出,四川舰从外观来看采用的是双舰岛设计,甲板平直宽大。从吨位来讲,它的吨位有4万余吨,在全世界两栖攻击舰的队列中也名列前茅。吨位越大,也就意味着它能够有更远的航程,同时能够携带更多先进的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四川舰是全球首艘配备电磁弹射装置的两栖攻击舰,通常配备电磁弹射装置的舰艇,搭载的舰载机起飞效率很高,同时起飞速度很快,意味着它有更强的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打击能力。</p> <p class="ql-block">技术标准的“中国定义”四川舰开创的“电磁弹射+常规动力+两栖攻击舰”模式,为全球中型舰艇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模块化建造的高效率、多任务协同的作战理念,正在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新标杆。并为未来中国军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拓展奠定基础,进而改写全球防务产业的权力格局。</p> <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全球海军装备的定义权被西方垄断——美国将两栖攻击舰限定为“直升机平台”,日本将出云级称为“直升机驱逐舰”,本质上都是为自身扩军铺路。而中国坚持将四川舰定义为“两栖攻击舰”,却赋予其超越传统的作战能力,这种策略,恰恰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p> <p class="ql-block">四川舰的海试,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里程碑,更是一场军事科技与战略思维的双重革命。当电磁弹射的电弧划破东海的晨雾,它不仅照亮了中国海军的转型之路,更折射出一个文明古国在百年变局中的历史自觉。面对“中国威胁论”的喧嚣,四川舰用事实证明:中国海军的发展,不是为了挑战谁,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及核心利益,以及守护和平发展的海上生命线。在这艘巨舰的甲板上,承载的不仅是战机与梦想,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这艘满载排水量超4万吨的巨舰,以全球首款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常规动力两栖攻击舰身份,将中国船舶工业的“硬核实力”与海军战略转型的雄心推向世界舞台中央。从2024年12月下水到海试不足一年的“中国速度”,叠加电磁弹射、双舰岛设计、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颠覆性技术,不仅让美西方及日本的“2026年海试”预测彻底失效,更引发国际军事界对“两栖攻击舰定义”的重新审视。这场从技术突破、战略重构、国际博弈的“静默革命”将重塑全球海上力量格局。</p> <p class="ql-block">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由于福建舰是大型航空母舰,可弹射重型有人驾驶的战斗机;而四川舰则也是使用电磁弹射,可弹射中型的有人驾驶战斗机如歼35,还可以密集弹射重型无人机无歼11,福建、四川两型舰联合作战,歼35与无歼11配合作战,将打破目前世界上所有空军战术战法,创造一个崭新的空战战略战术。</p> <p class="ql-block">传统两栖攻击舰受限于直升机航程和载弹量,难以实现远程精确打击。而四川舰通过“电磁弹射+隐身战机”的组合,构建起“超视距立体登陆”新模式。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攻击-11无人机可前出500公里实施侦察打击,歼-35则能夺取制空权,为登陆部队开辟安全通道。”这种能力在台海、南海等潜在冲突场景中,将大幅降低登陆部队暴露风险。军事专家杜文龙认为,有了电磁弹射的助力,配合多款新型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以四川舰为代表的076两栖攻击舰将变身无人机航母,在更远的地点、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完成两栖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更值得关注的是,四川舰计划于2026年10月完成海试并服役,届时将与福建舰、075型两栖舰形成“航母+闪电航母+传统两栖舰”的三级投射体系。媒体解读,该体系可实现“远洋制空+近岸突击”的无缝衔接,使解放军在岛礁争夺、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中具备“多场景响应能力”。</p><p class="ql-block">四川舰的意义,远不止于一艘舰艇的技术突破。它标志着中国海军装备发展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并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全球海上力量的“规则制定权”争夺。这场静默的革命,正在重塑21世纪的海洋战略格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备注说明:本美篇文章是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新闻、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军事节目)、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昆仑策网、观察者网、科工力量等公开报道的国家权威媒体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综合编辑而成。不涉及广告及赢利问题,如果文章内容有可能涉及侵权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本文作者及时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