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孺 子 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7622222</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鸣谢</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乡村,那时生活宁静,孩子们尿床是常有的事。这般寻常的经历,在每个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是什么滋味?是躲在被窝时的羞臊,是面对大人时的害怕,是屁股上偶尔会落下的、火辣辣的巴掌印记。</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晚餐是能够照出人影的玉米糊、红薯汤。大人们总说“多喝一些,撑饱肚子能挡饥。”一碗碗清汤寡水喝下去,夜晚想要排尿的感觉就格外强烈。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被子虽破旧但也暖和,谁愿意钻出来,穿过冰冷的堂屋,跑到院子外面的茅房去?半梦半醒间,尿意与睡意相互纠缠、拉扯,只要一翻身,身下就会传来一片湿热的感觉。猛然惊醒时,为时已晚。</p> <p class="ql-block">尿床之后的那种滋味,无以言表,堪比腊月寒风。大冬天尿了床,只能脱下湿裤衩,用腿夹着、用身体压着,期望着能靠自己的体温把它焐干。可越是这样捂着,身体就越打哆嗦,后背还会冒出冷汗,只好睁着眼熬到天亮。到了夏天,就会好一些。天刚一亮,就赶紧把褥子、裤衩拿到院子里晾晒,眼巴巴盼着太阳快把它们晒干。与此同时,还得提防着被大人看见,一旦被发现,少不了一顿奚落:“都这么大了还尿床,真没出息!”</p> <p class="ql-block">无论咋样收拾残局,接下来的一整天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大人眼中透着不耐,话语尖刻,仿佛尿床是天大的罪过。小孩也有自尊,低着头不敢吭声,生怕哪句话不对,再遭皮肉之苦。那种做错事的愧疚与人前的难堪,比浑身打颤更折磨人。</p><p class="ql-block">村里会尿床的,并非娃娃。有位中年婶子,也常犯这毛病。每次被子湿了,她总会拉开嗓子大声嚷嚷:“小兔崽子,又把床尿湿了!”她的儿子跟我年龄相仿,性格倔强,每次听到母亲这么说,总会梗着脖子反驳:“不是我尿的!”最开始的时候,大人们还相信婶子的话,后来看见被子上面的“地图”形状又大又圆,比俄罗斯的版图都大好几倍,觉得小孩子不会有那么大的能量,渐渐大家也就心知肚明。婶子故作镇定的模样、儿子满脸委屈的神情,都成了村里人的小秘密。</p> <p class="ql-block">如今回想童年尿床的往事,内心全然不会有羞耻之感,只当做清贫日子中的一段小插曲罢了。</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孩童,十分舒适,每当冬季来临,家中有暖气和空调,夜晚去厕所也不用再担心寒冷的侵袭。何况现在还有尿不湿,即便出现了尿床的情况,也不需要再经历我们当年那些苦楚了。</p><p class="ql-block">那些靠身体去焐干的寒冷夜晚,那些由于害怕被责打而躲藏在角落的瞬间,那些身旁摆放着伴有焦糊气味的小火盆的场景……所有这些记忆,都渐渐转化成了遥远的往事。</p><p class="ql-block">只是有时,看到正在熟睡的孩子,还是会想起从前。想起那个曾经在被窝里悄悄舔舐着内心窘迫的孩童,还有村子里那位总是“冤枉”自己儿子的婶子。</p><p class="ql-block">原来才发现,有一些过去的事情,不管已经过去多长时间,每当想起的时候,总是会带着一丝涩涩的温度,在那温度里面,隐藏着的是一代人生活过的印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