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86872163</p><p class="ql-block">图 / 文: 王 天 鹏</p><p class="ql-block">音 乐:网 络</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30年代,四川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小村,有三个土堆,像星星一样堆在那里,人们叫它“三星堆”。考古专家及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掘,尤其是在1980年以后的系统性发掘,从此在这里演绎出了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p> <p class="ql-block"> 2025年仲春,伴着天府之国的花香,我们来到三星堆博物馆,穿越三千多年的时光隧道,感受古蜀文化的灿烂辉煌。</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距成都40千米,占地面积1000亩,是一座现代化专题遗址博物馆 ,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10月并正式开放,2023年7月26日新馆正式落成并开放 。目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商朝及以前的文物和文化,其中有商青铜神树 、商玉边璋 、商青铜立人像 、商金杖 、金面具等,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p> <h1> 一、三星堆博物馆的馆内布局</h1>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主题,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每个展区下设若干展陈单元 。<br>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 <h1> 二、博物馆的几个主要展区 :</h1><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区:世纪逐梦,在一楼一展区 </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30年代,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50——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不断开展调查和试掘。1980年后,三星堆考古进入系统发掘和研究阶段,并被命名“三星堆文化”。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城墙、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存的发现,三星堆古城格局逐渐明晰。2019年以来,六个祭祀坑的发现和发掘更是再次“惊醒天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p> <h1> 第二展区:巍然王都,在一楼二展区</h1><p class="ql-block"> 三 星堆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已发展成为中心聚落。约当商代早期,出现城墙、大型建筑。商代中期以后,城址面积达3.6平方公里。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黄金加工、制玉、丝织业,复杂的社会结构,成熟的祭祀体系,彰显其统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可能是某代蜀王的都邑所在。 </p> <h1> 第三展区:天地人神,在二楼三展区</h1><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精美绝伦的文物群体,是古蜀先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礼敬天地的美玉、造型独特的神坛、纵目千里的面具、人鸟合一的神像、振翅翔飞的凤鸟、达地通天的神树等等,都深藏着对天地神祗、自然万物的无比虔诚敬仰,充分展现了古蜀先民们的浪漫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p> <h1> 三、三星堆博物馆的重要馆藏(镇馆之宝)</h1><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p><p class="ql-block"><br></p><h1> 1、商青铜神树</h1><p class="ql-block"> 商青铜神树为一级文物,是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最大径140厘米,高396厘米,树枝残高359厘米,底座直径93.5厘米。</p><p class="ql-block"> 商青铜神树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 。</p><p class="ql-block"> 商青铜神树共展出三棵,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一号神树最大,三号最小,二号展出的还只是残存的配件。</p> <p class="ql-block">一号神树</p> <p class="ql-block">二号神树</p> 三号神树 <p class="ql-block"> 2、商玉边璋</p><p class="ql-block"> 商玉边璋为一级文物,是禁止出国展览文物,通长54.2厘米,宽8.8厘米,厚0.8厘米。</p> <p class="ql-block"> 3、商青铜立人像</p><p class="ql-block"> 商青铜立人像为一级文物,是禁止出国展览文物,高260.8厘米,人像高180厘米,底座横宽48.5厘米,纵长46.7厘米,高35厘米。商青铜立人像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其双手环握,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p><p class="ql-block"> 请您想象一下,这个青铜大立人手中可能握的是什么?——是象牙、是金杖、是玉龙、还是......</p> 金杖 4、商金杖<br> 商金杖商金杖为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展览文物,长142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商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 <p class="ql-block"> 5、商代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p><p class="ql-block"> 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为一级文物,头纵径14.5厘米,横径12.6厘米,高42.5厘米,宽20.5厘米。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为平顶,头发向后梳理,发辫垂于脑后,发辫上端用宽带套束,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发式风格 。</p> 6、商青铜太阳形器<br> 商青铜太阳形器为一级文物,阳部直径28厘米,高6厘米,直径85厘米。商青铜太阳形器构型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的5个圆孔均是作安装固定作用的 。 7、商青铜兽面具<br> 商青铜兽面具为一级文物,长138厘米,宽85厘米,高66厘米。商青铜兽面具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 。 8、商花朵形青铜铃<br> 商花朵形青铜铃口径6.8厘米,通高12.2厘米。商花朵形青铜铃于1986年8月16日,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被发现,其顶部为花托,上部呈花朵子房状,饰以波曲纹,下部为四花瓣,饰以联珠纹,“花瓣”之下的“花蕊”是柱状铃舌。青铜“花”悬于铜挂架上,仿佛一朵花随风轻轻摇曳,铃舌保存完整,通过外力摇击铃舌碰撞铃体可以发出音响。 <br> <h1>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h1> 三星堆遗址,是蜀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发展过程的遗留。三星堆文化令人重新认识了巴蜀文化,改变了历史学界的观点。<div> 三星堆考古发掘之前,历史学界认: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关联。三星堆博物馆及其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br> </div>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代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