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借王正坤老师的一幅航拍《三峡之巅》,右侧绝壁根处即人迹罕至的“余公洞”的大致位置。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此次徒步路线的海拔高度差,目的地就在画面左上方长江支流草堂河对岸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地处长江三峡之首,是长江三峡物理形态的最高处,景观形态的最美处,是近几年才红火的旅游线。因杜甫在此写有:“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后人据此将这一区域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叫“三峡之巅”。</p> <p class="ql-block">此次徒步最大的收获,就是探秘明天启年间“洞王余有爵”留下的“余公洞”遗迹。停留片刻之后翻过两个山头,沿着刀背一般的山脊(危石栈道)向下,继续挑战有名的“66道拐”和“鸡骨梁”。至此整个徒步路线行程过半。</p> <p class="ql-block">从未见过的角度看赤甲山,十分震撼。此处遇到很多从山下来的登山者,年龄最大的是从北京来的七十五岁老年登山团,问上去还要多久?告诉他们大约还有两个小时。不少年轻人,累得不行,上下两难。也有登山爱好者,连续两天分别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实在厉害。(图文:未未)</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66道拐(网图)有名的“66道拐”(冷冷的夏520航拍)</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0ymoTKW1WuXKc6jN_02lc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