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瑰宝 千年善化

二人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二人行(河南)50495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同善化寺,俗称“南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层层递进,格局严谨,气魄恢宏。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辽金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更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上世纪六十年代即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乃辽金木构瑰宝,承唐启宋。“一辽三金”四座古建同处一寺:辽代大雄宝殿单檐庑殿、斗拱雄大;金代天王殿单檐四阿,三圣殿斜拱如翼,普贤阁唐风余韵,见证了中国木构由唐代之雄浑向宋代之俊逸的过渡,处处显示出千年古寺雄浑古朴的唐风辽构和层层递进的时空长廊,令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寺内,时间仿佛瞬间慢了下来。从山门开始,穿过庭院,步入三圣殿,最终抵达核心的大雄宝殿,这条中轴线如同一部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每前行一步,都像是在与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对话,巨大的庑殿顶、粗壮的斗拱、深远的出檐,无不展现出辽金建筑特有的雄健豪放之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资料介绍,善化寺内现存金代塑像34尊,明代塑像9尊,其风格体现了汉、契丹、女真等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生动传神的人物塑造,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遗产。大雄宝殿的二十四诸天、三圣殿的华严三圣、侧殿普贤阁的普贤菩萨,都堪称辽金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是研究辽金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大雄宝殿大吉祥功德天菩萨,眉眼低垂,嘴角微翘,似笑非笑,手持绢帕,薄如蝉翼,似能随风飘动。其衣纹层次分明,工艺精湛,质感逼真,被梁思成、林徽因誉为“辽金最美彩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辽金木构和雕塑艺术,精美的壁画是善化寺的又一瑰宝。据介绍,大雄宝殿西壁和南壁保存的190平方米清代壁画(康熙年间绘制),以及三圣殿内发现的160平方米明代壁画,线条流畅、设色沉稳,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壁画艺术发展史的实物资料。据悉,2012年中央美院团队又以矿彩、沥金等传统工艺重绘三千平方米新壁画,使千年殿宇再现金碧辉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熙熙攘攘的华严寺相比,善化寺更像一位隐于市井的得道高人。这里游客稀少,环境清幽。在古柏的荫蔽下,听风铃清响,看光影在古老的砖石和壁画上流转,能让人瞬间忘却门外城市的喧嚣,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沉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化古寺不只是大同古建之精华,更是辽金时期留传至今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瑰宝。中国八大辽构中,两座坐落大同。而论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只有千年善化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云冈石窟是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史诗,那么善化寺就是立木为骨、塑泥为魂的辽金风华。它是一位沉默的巨人,用其宏伟的骨架支撑起历史,用其精美的塑像凝住了时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