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采红菱》是一首由刘韵和江宏演唱,姚敏作曲的歌曲,起源于南京高淳。歌曲以欢快的旋律描绘了青年男女在采菱角时的喜悦心情,一边采菱角,一边歌唱,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初的民歌只有女声调,后来演变为男女对唱的形式。流行的演唱版本为陈蝶衣、姚敏改编后,夏丹、江宏两人对唱的《采红菱》。“采菱歌舞”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于维也纳,演出获得了银奖,在维也纳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采红菱》改编自江苏民歌,这首歌曲起源于一首江苏地方的民歌,起源地是南京高淳。高淳的民歌《采红菱》(或《采菱角》)原本只有一个基本的曲调,在流传过程中,其唱词、节奏发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最初的民歌《采红菱》只有女声调,它是高淳女子的生活写照:在高淳,下湖采摘红菱本来就是女子的活儿。六月水乡,“在曲曲折折绵延十数里的河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碧绿的菱叶。而垂柳飘拂的绿阴深处,飘出一只只菱盆,又将菱叶表面划开了,露出叶子表面下水的痕迹。菱盆中,端坐着一位位姑嫂,她们一边以手上的木板轻轻在盆边拨荡,一边随着菱盆贴在水面或左右旋转、或飘游向前。”</p><p class="ql-block">这首歌由20世纪50年代的歌手夏丹和江宏合唱,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当年十分红。1966年14岁的邓丽君凭着一首《采红菱》夺得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冠军,随后正式踏上职业歌坛。该曲还收录在邓丽君1968年10月1日发行的黑胶唱片《邓丽君之歌第九集》中。</p><p class="ql-block">在流行歌曲《采红菱》之前,同时期或者更早些在江苏地区流传版本歌词为:“(齐唱)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甲唱)姐姐她多开心,(乙唱)妹妹她多高兴。(齐唱)就好像两角菱,同根生呀,我俩一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曲歌词</p><p class="ql-block">(男)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p><p class="ql-block">得呀得郎有心 得呀得妹有情</p><p class="ql-block">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p><p class="ql-block">我俩一条心</p><p class="ql-block">(女)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p><p class="ql-block">得呀得妹有情 得呀得郎有心</p><p class="ql-block">就好像两角菱 也是同日生呀</p><p class="ql-block">我俩心相印</p><p class="ql-block">(男)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p><p class="ql-block">湖水清呀照双影 就好像两角菱</p><p class="ql-block">(女)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p><p class="ql-block">一个你一个我 就好像两角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