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22.0时</p> <p class="ql-block">钱江三桥雄姿</p> <p class="ql-block">夕阳把桥身的钢索染成暖金色,江风穿过车窗时,竟带着分不舍的凉意——2025年11月22日零点,这座陪伴了杭州28年的大桥就要封闭施工,迎来拆除重建的时刻 。</p><p class="ql-block">当年公交车驶过桥面时,司机师傅会指着窗外说:“这是咱浙江第一座现代斜拉桥,1997年通车的,见证了两岸从农田变高楼呢。”那时的桥面还能听见重型卡车驶过的震动,江对岸的钱江新城尚未崛起,三桥像个孤独的守望者,架起了江南江北最初的联结 。后来它成了我生活的坐标:早高峰时,我跟着16万车流中的一辆缓缓前行,看晨雾在桥索间流转;晚归时,窄窄的非机动车道上总挤着下班的骑行者,大家借着江风驱散疲惫 。</p><p class="ql-block">得知拆建消息时,心里最先涌上的是怅然。那些藏在桥缝里的记忆瞬间翻涌:2014年大桥大修时,我绕路上班却特意绕回来看养护工人检修钢索,他们说“这桥得盯紧点,是大家回家的路”;社交平台上满是市民的告别:有人晒出最后一个早高峰的照片,有人坐着轮渡拍余晖中的桥身,就像送别一位沉默的老友 。</p><p class="ql-block">但看着桥侧“日均通行16.3万辆,超设计容量3倍”的公示牌,又忽然懂了它的“力不从心”。这座1997年建成的大桥,先后经历过6次加固维修,如今窄窄的慢行通道早已满足不了市民需求,甚至影响了钱塘江航道升级 。散步江边的老人说:“当年它在农田里特别高大,现在被高楼围着显娇小了,也该歇歇了。”</p><p class="ql-block">11月22日零点,我站在江滩上,看着施工人员用围挡拦住桥头,最后一辆车驶离后,桥面终于安静下来。工程机械很快进驻,开始了桥面铣刨作业,曾经车水马龙的画面被轰鸣声取代 。但想到两年后它将以双层新桥的姿态回归——上层双向八车道飞驰着车流,下层7米宽的慢行通道能容行人与骑行者并肩看江景,桥下还能通行2000吨级船舶 ,不舍里便多了份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车特地去桥上兜风二圈</p> <p class="ql-block">三桥改造是城市的“系统更新” 。它曾用28年承载起一代人的青春与城市的成长,如今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续写使命。我会记得老桥钢索上的夕阳,也会期待新桥通车那天,再站在桥面看钱塘江的潮起潮落——有些情结从不是终点,而是伴着城市生长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