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云鹰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它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形象特性中去体会它有趣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累:背负着“田”和“丝”,那么多的物质,岂能不累?</p><p class="ql-block"> 古人累,是因为“种田”和“养蚕”(丝),为了生存的需要,劳筋骨。</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累,更多的只为了“田”,做了“房奴”,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佛说:少欲,则少烦。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它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形象特性中去体会它有趣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累:背负着“田”和“丝”,那么多的物质,岂能不累?</p><p class="ql-block"> 古人累,是因为“种田”和“养蚕”(丝),为了生存的需要,劳筋骨。</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累,更多的只为了“田”,做了“房奴”,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佛说:少欲,则少烦。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中华汉字魅力无穷种田”和“养蚕”(丝),为了生存的需要,劳筋骨。</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累,更多的只为了“田”,做了“房奴”,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佛说:少欲,则少烦。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家(宀)中有谷,便能包“容”;家中无(欠)谷,就会产生“欲”望——至少会渴望解决温饱吧。</p><p class="ql-block"> 谷,由粮食引申为各种物质需求。</p><p class="ql-block">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早就说到,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求达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p><p class="ql-block">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p><p class="ql-block">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p><p class="ql-block"> 佛:没有(弗)个人(亻)。</p><p class="ql-block"> 佛:觉者,智者。</p><p class="ql-block"> 苦、集、灭、道:人生中会有很多苦,要找到原因,消灭它,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修行!</p><p class="ql-block"> 佛,之所以成佛,成为先觉者,是因为不再局限于个人恩怨得失。他们都能够在不断的修行中,认识到世间的苦难,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以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胸怀万物!</p><p class="ql-block"> 淡:一半是水,一半是火。</p><p class="ql-block">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水深火热,才更能懂得平平淡淡最是真!</p><p class="ql-block"> 悲:“非”、“心”。</p><p class="ql-block"> 现实社会中,荣誉无非一个头衔,财富本在身外,可是世人往往被虚名物欲所累,他们宁愿选择痛苦,享受着虚荣的快乐,得意于别人的羡慕,却忘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忘记了初心,自然“悲”!</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几个字,我再次深刻感受到:古人才是真正的智者!</p><p class="ql-block"> “宀”(房子)中有“豕”(猪),才算一个“家”;“宀”中有“田”,人丁兴旺(妻儿成群)才算“富”;“宀”中有女主人,才会安定,有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在远古时期,养猪和农业并存发展。同时,“猪”还具有神圣意义,和牛羊一样是作为“牺牲”而存在。</p><p class="ql-block"> “家”、“富”、“安”展现了这样一副画面:男主外(种田),女主内(养猪),安静祥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而现代人如此领悟这仨字:没田,没房(所以,无妻、无子),生活得像猪一样!何处寻觅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家”、“富”、“安”,多少70、80、90的痛啊!</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徳,是以无德。</p><p class="ql-block"> 小学时是这样记“德”:双人旁,十四一心。</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原来“十四一”居然是“直”的变形。德:人,直,心。</p><p class="ql-block"> 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上德之人(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心直之人。所以,不做作,不算计,不虚伪,不敷衍,心无挂碍,因而有一颗佛心!</p><p class="ql-block"> 下德之人(普通人),“无德”是因为他们为了“德”而“德”,多了些表演成分,像今天的作秀吧?</p><p class="ql-block"> 何以有“德”?真实!</p><p class="ql-block">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魂,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用一笔一划写就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编辑:云鹰</p><p class="ql-block"> 来源:樱花细雨话文字</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000多年的历史一脉相承,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就是靠汉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现在我们书写的文字,文字的演变和发展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提到汉字,就会提到书法。那为什么说书法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呢?</p><p class="ql-block"> 和大家说道,比如说书法的起笔,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p><p class="ql-block"> 什么哲理?外圆内方的哲理。在教孩子提笔前,我们先把外圆内方的道理告诉他,然后再讲书法怎么落笔。当你起笔的时候不能出尖,要把笔尖窝进去,让它形成一个圆润的起笔,这样的话它就形成了外圆。</p><p class="ql-block"> 那么行笔的时候,要力透纸背,用上力量,这就叫外圆内方。为什么要外圆内方?因为这样写出的文字看起来圆润饱满,而且带有风骨。这样的字让人看着很舒服,很漂亮。</p><p class="ql-block"> 不仅字要写得外圆内方,做人也要外圆内方,就像古代铜钱那样,为人处世要圆通豁达,与人为善,但是内心要有固守的准则,为人正直。</p><p class="ql-block"> 这样孩子就能通过书法自行验证什么叫外圆内方。如此一来,从文字学到国学、再到美学和书法学,都在教学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围绕传统文化,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的体系,还能让孩子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文化教育,更是道德教育。</p><p class="ql-block"> 那什么是“道德”?</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要解读“德”这个字。从小家长就教育我们要有道德心,那你知道“德”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吗?</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德”字就是四通八达的一条路,一个十字路口,中间画了个眼睛,上面画了一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意思就是要睁大眼睛走一条正确的方向。一个有德的人他四处都有朋友,一个无德的人寸步难行。他当官不会有太高的职务,他做生意不能发家,因为他没有朋友,他太自私,所以他没有“德”。</p><p class="ql-block"> 那道德是什么?道是方向,德是品质,道德就代表着正面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更新,这就是文化的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