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雕琢的诗意园林-晋祠公园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的晋祠景区内,2025年6月30日早上我们来到了晋祠镇,从东边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的木制牌坊,单檐歇山顶建筑,上有彩绘,色彩鲜艳。正中镶“晋祠胜境”四个大字、由此向里,过一小广场,便是大门,上书“晋祠”二字,同样是蓝底金字,很是醒目。</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就到了园中园“唐园”了。顾名思义,唐园似乎与唐朝有所关联。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曾任太原留守,李世民从小随李渊在太原长大,太原可算是李世民的第二故乡,且李渊父子在太原晋祠招兵买马攻打隋朝,建立了大唐天下,这可能是唐园名称的由来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唐园,首先会看到照壁。绕过照壁,能看到一座坐落于假山石洞之上的二层三檐楼阁,三层檐下分别悬挂着飞龙阁、凌云阁(又称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内有秦琼等二十四人像)以及观汾等匾额。其中“观汾”二字寓意着登临此处,便可将唐园之内的景观甚至汾水之畔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晋祠东园位于晋祠公园内,是一座具有清代山西建筑特色的传统园林。走进晋祠东园的那一刻,仿佛一脚跨进了历史的长河,时光的涟漪轻轻荡漾开来,将我们包裹在古老而宁静的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为清朝官员杨二酉的私家花园,杨二酉是晋祠镇南堡人,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乾隆四年出任巡察台湾御使,被革职后回到晋祠致力于晋祠文化保护传承,晋祠三绝三宝三匾中的匾额“水镜台”就是他书写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玉烟书屋。这座书屋隐匿在一片葱郁的绿植之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屋前的几竿翠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往昔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对的佳话。走进屋内,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恍惚间,我们似乎看到了杨二酉正伏案挥毫,书写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离开玉烟书屋,不多时便来到了醉吟轩。这里环境清幽,四周绿树成荫,轩前的小池塘里,荷叶田田,荷花绽放,粉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p> <p class="ql-block">坐在轩内,闭上双眼,仿佛能听到古人在这里把酒言欢、吟诗赋词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荷香,让人不禁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继续漫步园中,便来到了映月楼。这座楼临水而建,造型典雅,飞檐上的风铃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站在楼上,俯瞰整个东园,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近处的绿树红花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若是在夜晚,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映月楼倒映其中,如梦如幻,那景象想必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着迷的,当属流杯亭。这座亭子依水而筑,设计精巧。亭中的石槽蜿蜒曲折,水流潺潺而过。</p> <p class="ql-block">想象着当年,文人雅士们围坐于此,将酒杯放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便要吟诗一首,那是何等的风雅之事。如今,虽然时光流转,但当我们站在亭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人气息。</p> <p class="ql-block">东园园中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厅台楼阁拱桥连廊倒影水中,鱼翔浅底,鹊跃枝头,使人恍如进入了盛夏的江南园林,留连忘返,乐不思蜀。</p>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片花草树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底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