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係长

蒋继雄

<p class="ql-block">在东莞东特电子厂,王海是来得最晚、却在技术员里待得最久的一个。我和他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相生相杀。不知怎的,最近老想起他,于是生出了写写他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王海是典型的四川江津人,皮肤白皙,头发中分,每天都梳得油光水滑。他的笑不是对所有人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属于老奸巨滑的那种。偏偏他这一套在日本管理层那儿吃得开,常被高看几眼。</p><p class="ql-block">他是新来的李苏斌课长招进来的。李课长急于做出成绩,却没被几位老技术员(后来都成了各部门生产骨干)放在眼里,于是他和王海走得很近。大概是为了站稳脚跟,他对数据和报告格外上心。</p><p class="ql-block">王海不喜欢当面争执,却总把现场情况记在本子里,事后拿给主管看。别看他平时对人不闻不问,一旦看到管理人员犯错,就会用手机偷偷记录,再找时机向日系管理层告密。只要做出一点成绩,他就会把数据做成报告,当面表功。这一招确实灵验,日本人很赏识他;可像我这样的一干人等,却没少厌恶他。</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小心翼翼,尽量和他保持距离,表面文章还是会做。没想到,他还是对我偷偷下了黑手。那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骑电动车上班,车出了故障耽误了几分钟,不敢走正门,便从中门楼梯悄悄进入。我把工牌往衣领里塞了塞,想悄悄上楼,结果被他发现并告密。我因此被公司通报,还被扣了当月奖金。公告栏的通报刺眼得很,我盯着他的名字,心里像被拧了一下,梁子就此结下。</p><p class="ql-block">我在技术部,他在制造部,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他却处处给我打小报告。我心里很厌恶,十分不爽。矛盾就这么一次次攒了起来。生产线一碰到技术难题,他让我去帮忙,我偏不去,让他打报告来求我。</p> <p class="ql-block">可他也不是省油的灯。那年秋天新线刚开,他没细看生产指示书,沿用了老方法,结果半天做出来的偏转线圈用错了料,检测不过关。检测台的红灯一路亮着,偏转线圈的波形都乱了,车间里气味混杂着防锈油和焊锡味。他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去告我材料鉴定出错,说弹簧片尺寸不合、不好装、不密合,导致色差失聚大。我把图纸和来料标签一一比对,发现是他们生产线用错了材料,便不客气地如实反映上去。结果他被降级、降工资。他站在主管办公室门口没说话,最后把那份检测报告折好塞进了口袋,心里不痛快,却也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之后又有过几次争执,他都没占到便宜,态度也慢慢收敛了。我们的关系逐渐缓和。有一次我赶项目到很晚,他路过技术部,把一份整理好的生产参数表悄悄放在我桌上,低声说了句“用得上就拿”。有时开会碰到,他还会主动把最新的生产参数发给我,说“你那边用得上”。</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从老同事那儿听说,他家因自然灾害遭遇了劫难,不得不回家。听到消息,我心里一阵阵地难受,也渐渐担心起他来。不知他现在可好?希望他逢凶化吉,处处平安。那些年在东特的日子,有争执也有和解,想起他,我只愿他一切顺遂。</p> <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