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儿童文学的殿堂

木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的书柜里,有本《安徒生童话选集》,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版本,读起来有些费劲。因为它是竖着印刷的版本,而且书中有许多繁体字。但“童话”二字吸引了我,让我一头扎了进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扉页是安徒生的头像照片——他完全不同于印象中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形象。看着他那苍白而瘦削的形象和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很难把他与充满了奇幻的童话世界联系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本书是有一篇序言的,但我并不会去关注它。迅速进入书中的故事,是我迫切的需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磕磕绊绊中,连看带猜,大概看懂个故事情节就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就是这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这本书里,我第一次认识《卖火柴的小女孩》;被《海的女儿》那美妙的语句惊艳;为《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斗智斗勇而感觉有趣……还有《接骨树妈妈……》。当然,最令人喜出望外的故事是《丑小鸭》长成了美丽的天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书里有一篇故事《夜莺》,我始终不敢打开它。因为它有一张令人恐怖的插页——狰狞的死神站在华丽的床尾,似乎随时在准备带走躺着的国王。窗外的树枝上,有一只小鸟在鸣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次翻到这一页,我甚至连手指头都不敢触碰那张插画——唯恐沾染到那死神的威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长大后再读安徒生,才读懂了《夜莺》是多么美妙的一篇文章——森林里的夜莺用婉转的歌声,拯救了病入膏肓的国王。它歌颂了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奉献,描绘了自然世界里万物和谐美好共处的美丽画卷。更难得的是,据说这是安徒生“唯一”的一篇具有中国元素的童话故事(虽然安徒生从未踏足过中国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夜莺插图。(1955年出版插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管怎么说,即使是一知半解,《安徒生童话》都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培养了我对善良与真诚的感知,对邪恶与贪婪的鄙视……更丰富了我语言表述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想,孩子读一读安徒生,是十分有益的,它会引导孩子飞扬起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写美篇的文章,我特地又去翻了老家的书柜,寻找当年被自己翻阅了无数遍的书籍,竟然还真找到了它。60多年了,老朋友又再见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中国,翻译《安徒生童话》独树一帜的是叶君健先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1年,少年时期的叶君健阅读了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选》,为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深深打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他利用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机会,学习丹麦语言,并前往丹麦参观访问,了解丹麦的文化与风土人情。在知晓了许多安徒生生前的事迹后,译者又阅读了安徒生的日记和传记。这些,为翻译《安徒生童话》打下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叶君健是将《安徒生童话》直接从丹麦文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他 把这本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小读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感谢他把安徒生童话介绍给中国。叶君健成为全世界翻译安徒生童话唯一的获此殊荣的翻译家。叶君健本人因此被世界译坛誉为“中国的安徒生”,他的译本也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中译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不满足于看选集,我还借阅了其他版本的《安徒生童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概看到我对《安徒生童话》爱不释手,父亲在1978年新书出版时,特地去买了套全集送给我。那年我已经考上大学回沪读书了。但手捧全集,闻着书香,看到谈绿色封面上线条简洁的图画,我仍然喜出望外。并悄悄地试着写了几篇童话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无奈课堂里整日学习的是讲求严谨严肃的思维逻辑,与善于发散性思维、又富于想象力的童话作品格格不入,尝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写作功力不足——此地自嘲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叶君健修订的《安徒生童话全集》16册本出版。绿色的封面,古朴而雅致的绘画,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有人评价它,是叶君健翻译的译本中最经典的版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徒生的童年是不幸的。11岁时,他当鞋匠的父亲去世,而后母亲改嫁,童年的他已经饱尝人间疾苦。但17岁时,命运给他带来了学习的机会,使他有幸进入哥本哈根大学读书,并接触到许多世界知名文学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酷爱文学,丹麦民间“口头文学”的丰富内容,充实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有戏剧、 诗歌集和小说。30岁时,他选择了为孩子们写作童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一生中最成功的当属他的儿童文学——童话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年时期的他,因为文学创作而成名。他可以出入上流社会,结交一些贵族、社会名流和知名作家。但因为出身贫寒,且相貌平平,自我心态是有些卑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终其一生,他未能成功结交爱恋的女友。未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的作品中很多篇描写了穷人的生活——《幸运的贝尔》《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都流露出他埋在心底里的悲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中,《她是一个废物》这篇故事,无疑是安徒生在为自己做洗衣妇的母亲鸣不平——因为整日站在水里洗衣服,需要喝几口酒来暖暖身子,却被有钱人看成是酒鬼、是废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即使是穷人,也渴望有尊重、自由、阳光和幸福。《丑小鸭》——受歧视,被欺辱,无疑是作者深陷社会底层时期的经历。但最终,丑小鸭长成了美天鹅——“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它竖起它的羽毛,伸出它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这应该是安徒生心底的呐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卖火柴的小女孩》(1955年出版插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因为憧憬美好的生活,他的童话作品多处体现奇妙的幻想色彩。《小意达的花儿》《海的女儿》《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诗一般的意境,让读者深陷美妙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东方所有的歌曲都歌颂着夜莺对玫瑰花的爱情。在星星闪耀着的静夜里,这只有翼的歌手就为他芬芳的花儿唱一支情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她把头伸出海面的时候,太阳已经下落了,可是所有的云块仍然像玫瑰花和黄金似的发着光;同时,在谈红色的天上,太白星已经在美丽地光亮地眨着眼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的女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根据安徒生《海的女儿》创作的雕像,丹麦人以安徒生为国家骄傲。(图片来源于网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一生数次没有结果的情感经历,他的篇章对坚贞的爱情予以高度的赞颂。他的作品骨子里满满地都流露着“爱”字。《夜莺》是为他仰慕的瑞典女高音歌唱家而作;《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为“爱情”失去了美妙的歌喉,失去了海底世界公主的身份,却让自己有了一颗不灭的灵魂;《接骨木树妈妈》用一对老人一生的回忆歌颂了爱情的恒久光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骨木树妈妈》称颂爱情长长久久。(1955年出版插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因为曾经的生活经历,安徒生看透了世态炎凉,在他的童话故事里也常常包含着对愚蠢的讽刺、对贪欲的鞭挞和对野蛮的揭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皇帝的新装》是对统治者愚昧的典型例子。那位受了骗子蛊惑的皇帝明明衣不蔽体,却自认为穿上崭新的服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点成绩》讽刺某些只会夸夸其谈,而却不愿脚踏实地做事的空谈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恶毒的王子》揭露一个野心勃勃的王子,对世界充满了征服的欲望,但却因为蚊虫的叮咬而发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皇帝的新装》明明深受欺骗,偏偏自作聪明,还要招摇过市。(1955年出版插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童年初读《安徒生童话》,只为了解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少年再读《安徒生童话》,赏识他的文笔与才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成年又读《安徒生童话》,深切敬佩作者的智慧与精神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同年龄,阅读的侧重天壤之别。安徒生用他的笔写给孩子们的,是快乐和悲伤的故事;写给大人们的,却是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这就是《安徒生童话》的奇妙所在、成就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徒生热爱生活,也以满腔的热忱歌颂生活。他的笔尖,赞颂人世间的“爱”也揭露人世间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47年,他写信给朋友说:“愿上帝给我力量!当我想到我能够跟无数的人讲话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神圣和伟大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着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次我的童话之神把我的作品带给一些陌生人的时候,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种快乐和恐惧交杂着的感觉。上帝啊!请您不要让我写出任何一个在您面前交代不了的字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就是这样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文字和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徒生——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徒生童话》——也值得成年人看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