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买卖要讲良心,做人要懂感恩”,这是颜士香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1957年出生的兖州女性,用四十余年的坚守,在鲁西南大地上书写了一段“巾帼建功”与“公益传情”交织的动人故事——她既是让火车站批发市场家喻户晓的创业带头人,也是600余名孤困儿童口中的“颜妈妈”,更是退休后逐梦央视舞台的“追梦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颜士香接手兖州火车站批发市场时,这里还是个规模小、口碑淡的普通集市。“别人能做好的,咱女人也能,还能做得更好!”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她跑遍周边省市考察货源,带头规范经营秩序,推出“诚信经营、售后无忧”的承诺。寒冬里她凌晨守在市场排查安全隐患,酷暑中为商户协调水电保障,硬生生把一个不起眼的集市,打造成辐射鲁西南的知名商业品牌。商户们都说:“跟着颜大姐干,心里踏实!” 事业刚有起色,颜士香就把“帮人”当成了另一份“事业”。1998年抗洪救灾,她带头捐出当月工资,又挨家挨户动员商户捐款捐物,最终为灾区筹集一万余元物资;同年,市政府授予她“先进工作者”称号,奖励的2000元现金,她转身就送到了救助站,“流浪的孩子更需要这笔钱”。特困职工郝艳华的女儿考上大学却凑不齐学费,颜士香得知后,连续五年累计捐款两万元,直到孩子顺利毕业;困难职工张守学的儿子考入山东大学,她三次组织募捐,凑齐一万多元学费,还特意叮嘱孩子“安心读书,有困难找阿姨”。 汶川地震时,她连夜召开商户大会,两天内组织两次捐款,43700元善款带着市场全体人员的心意驰援灾区;7岁白血病患儿查钰泰急需手术费,她第一时间捐出1650元,又发动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接力捐助,为孩子撑起生命希望;客商张晶晶重病垂危,她带头捐款三万余元,陪着家属跑医院、办手续,直到对方转危为安。 “孩子是未来,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每年“六一”儿童节,颜士香总会带着礼物和捐款走进学校,二十余年从未间断,每次捐款都不低于2000元。针对市场商户子女入托入学难的问题,她主动对接教育部门,跑遍城区多所学校,累计帮助126名孩子解决了上学难题。商户李大姐还记得,自己刚来市场时,孩子没法就近入学,是颜士香带着材料一次次去教育局沟通,“那天她淋着雨回来,衣服都湿透了,却笑着说‘搞定了’”。 作为兖州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颜士香更是把个人的爱心变成了集体的力量。在她的带领下,协会成立以来帮扶贫困母亲200余名,救助孤困儿童600余名,累计捐助现金及实物达300万元。而在市场里,她还是消费者的“贴心人”,二十多年来调解消费纠纷100余起,有一次为了让顾客满意,她自掏腰包补齐了商户与顾客的差价,“做生意不能只图赚钱,得让大家都舒心”。 如今,年过六旬的颜士香已经退休,但她的生活依旧精彩。从小喜欢唱歌的她,退休后报名参加歌唱培训班,每天坚持练习,凭着一腔热爱一路过关斩将,登上了央视大明星舞台。聚光灯下,她唱起《映山红》,歌声里既有岁月的沉淀,更有对生活的热爱。 <br><br> 从商海拼搏到公益深耕,再到舞台逐梦,颜士香用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更践行了“助人为乐”的初心。那些她帮助过的人、做过的事,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人心的暖流,也让“颜大姐”这个名字,成为兖州大地上最温暖的符号。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齐鲁拍客杨老师</p><p class="ql-block">编辑时间:2025.11.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