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于春秋战国

阿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书柜中的书,基本上看过一遍后就一直安静的躺在那里,偶尔打扫卫生会溜上一眼,除此基本没有再互动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尚在襁褓中孙女的到来,哄睡成为我们家大课题,飞机抱、萝卜蹲、华尔兹,各种被临时复习的童谣,儿童故事,音乐盒,等等,稀疏用上,有时较劲脑汁可也避免不了她这个小人儿让大家一筹莫展的哭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然间,哄她时,可能是书柜里各种各样的书,一本本立在那里,让她心生无限好奇,居然安静了许多。于是串烧书名,便成了哄睡的歌谣。《我们仨》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在人间 》有《童年》有《我的大学》,原来《平凡的世界》存在于《神秘的北纬30度》,这里的《红墙黄瓦》、《紫禁城风水》,《晨钟暮鼓》、《文明奇观》,《地球的故事》各种精彩,长大后一定要去看的历史、地图、旅游疆域,可以体会诸多的典故、礼仪、经文,《世界真奇妙》,《极简世界》中藏着《人类的秘密》,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借着给孩子念经似的重复书柜里各种书名的机会,伟大的春秋战国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的几千年文化长河里,要问哪个朝代影响深远,‌元代疆域最辽阔,唐代盛世文化影响力最大,明代科技成就在当时最显著‌,而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确实,这个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空前繁荣,甚至社会变革和思想影响至今,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毫不夸大地讲,这时期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可谓“东方既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奴隶社会土崩瓦解,教育从奴隶主独享发展到贫苦大众家的孩子也可以享受,教育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人们也不再随意受奴隶主的愚弄,有了自己独立的文化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的二十四节气,那百家争鸣出现的诸子百家的礼仪,以及我们常用的近一半的成语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大诗人屈原这些大家分分崛起,留存下来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春秋》‌、《左传》‌、《诗经》、《离骚》,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源,《墨经》的“光学八条”,扁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对后人影响巨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秋战国史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时代。让人血脉沸腾,在这个时代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精彩绝伦地生活着。春秋霸主轮流做,或失败,或成功的史实;诸子百家的智慧故事和思想碰撞;春秋时期著名的战争虽频繁却进退有礼。从齐桓公首霸诸侯,楚庄王一鸣惊人,赵武灵王励志兴邦,燕赵王求才若渴,商鞅有经天纬地之才,吴起为求留名青史,尝尽了艰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些大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纵横家的善于审时度势,分析事物的本质与发展和规律。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努力和奋斗,最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启蒙教育。《大戴礼记·保傅》中说孔子就说:“少若成天性,习惯之为常。”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被所遵循和推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的尘埃里,藏着先人的智慧与泪水,能启蒙新思路,可打开大格局!虽孙女尚小,但想象力、道德观和智慧都有着无穷大的可能。想想,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经典得历史故事,传递人性真善美及持之以恒,培养孩子价值观、知道礼仪、讲道德与良好心态,做好孩子一生启蒙,意义多么的重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