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圈】 南下塘老街时光印记

清清我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清清我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215879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器 材:华为P60pro</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无锡古运河东畔便是南下塘老街。从跨塘桥到清名桥,是一条南北走向、约千米长的江南老弄堂。</p><p class="ql-block">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古民居错落分布,白墙黛瓦。留有历史痕迹的白墙与各式新潮涂鸦相映成趣,瓦片上静静爬满了墨绿的爬山虎,南下塘老街依旧保留着枕河人家、小桥流水的风貌。走在老街上,脚下是石板路,两侧是明清时代的老房子,具有江南风情与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路是青石板铺的,一块一块,挨得紧紧的。缝隙里,有茸茸的青苔,绿得发暗,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颜色。踩在上面,脚下发出一种温吞的、闷闷的声响,不脆,却让人心里觉得踏实。两旁的屋舍,多是白墙黛瓦,那白墙却早已不是簇新的了,雨水与时光在上面留下了纵横的痕迹,像一幅幅褪了色的水墨画,朦胧地晕染开来。偶尔有斜逸出一角的飞檐,挑着几茎枯黄的草,在微风里轻轻地颤着,像是旧书页里压着的一枚书签。</p> <p class="ql-block">沿街的铺子,多是些老手艺。一位老师傅坐在自家店门口,就着一扇木门支起的工作台,不紧不慢地敲打着一只铜壶。那“叮叮”的声响,清亮而富有节奏,仿佛不是敲在铜上,而是敲在时间的节点上。隔壁是一家卖绣品的,各色的丝线静静地挂在墙上,如一道凝固了的彩虹。店主是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只低着头,一针一线地绣着,那专注的神情,似乎外头流淌的运河、往来的行人,都与她不相干似的。这份从容,是急吼吼的现代生活里寻不见的。</p> <p class="ql-block">走到街的尽头,视野便豁然开朗了。一条宽阔的运河横在眼前,水是浑浑的,绿中泛着黄,缓缓地、一言不发地向东流去。河水见证了多少南来北往的舟楫,又吞咽了多少离人思妇的眼泪呢?我怕是无人知晓了。河上的古桥弯弯地拱着,像一位驼了背的老人,默然承载着一切。我扶着冰凉的桥栏,看那水流不疾不徐,心里忽然便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这南下塘,它什么也没说,却又仿佛说尽了一切。那墙上的斑驳,脚下的凹凸,匠人手中的活计,以及这运河里沉静的波光,无不是时光留下的、最诚实的印记。它不与你争辩,只由着你看,由着你想。热闹是游人的,而这份悠远与深邃,却像是它自个儿的,谁也带不走。</p> <p class="ql-block">南下塘老街的巷子很窄,大多三四米宽。最窄处的大码头弄、花园弄等仅两米左右。这条既不算宽也不算长甚至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巷子,却是无锡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p><p class="ql-block">作为江南水弄堂主体部分,南下塘老街已被纳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南下塘民居为载体,推进街巷的更新,打造“最无锡”的老字号特色街和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园,再现江南水弄堂传统的民俗民风。</p> <p class="ql-block">南下塘依旧是石板路,依然保持着昔日安宁古朴的风貌。南下塘老街两侧小径曲折,通向很多小巷弄,展现的尽是江南水乡、运河人家的生活场景。老街巷子里的明清古建筑、斑驳的墙壁以及古老的门窗,无不诉说着旧时记忆,让城市中来去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享受慢时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南下塘,它什么也没说,却又仿佛说尽了一切。那墙上的斑驳,脚下的凹凸,匠人手中的活计,以及这运河里沉静的波光,无不是时光留下的、最诚实的印记。它不与你争辩,只由着你看,由着你想。热闹是游人的,而这份悠远与深邃,却像是它自个儿的,谁也带不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