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游览深圳北站</b></p><p class="ql-block"> 作者冯连伟</p><p class="ql-block"> 今天二弟领我去深圳北站,乘地铁去的,这是个高铁站,站前广场规模很大,回头观赏侯车大厅;那形状如同巨大的扇贝张开着,庇佑着人流出出进进;在东广场休息一会儿,然后又去西广场,要走封闭式的天桥,长大约三百米,上面也有很多人来来往往,一侧有窗口可向下面眺望,有数10趟铁轨卧在那里,有几列动车停着。</p><p class="ql-block"> 西广场行人也很多,比东广场规模小些;还看到十几个黑人走过去,其中一个高个子女人,足有一米八的个子,头上梳很多小辫子,衣服缠绕在腰间,还有俄罗斯人,又看到三个阿拉伯男人,一个女人,其中一个男人蓄着半尺长的胡子,那个女人眼睛很大,明亮深沉,戴着头巾脸上又围着黑纱巾;只露出鼻梁和眼睛,给人一种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在西广场一棵树下的长凳上,我们坐下休息,喝水,十点多钟了,阳光灿烂,如同夏天一样;目光所及之处,眼睛禁不住眯起来,行人里有穿背心裤头的,有推婴儿车的年轻母亲,脚步匆匆。</p><p class="ql-block"> 有飞机声音从空中传来,还有高铁列车的呼啸声在空气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 写于2025年 11月16日)</p> <p class="ql-block"><b>七律.惜花吟</b></p><p class="ql-block"> 文:梁馨匀</p><p class="ql-block">阶前蕾绽舞娇姿,多著芳春极盛时。</p><p class="ql-block">过雨欺红愁满面,经风摧绿泪盈池。</p><p class="ql-block">应无俗客思香色,可有幽人念瘦肌。</p><p class="ql-block">每叹荣枯皆定数,空留怅惘赋成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冬笺</b></p><p class="ql-block">文:梁馨匀 </p><p class="ql-block">在一瓣霜花里</p><p class="ql-block">拾掇寒鸦驮月的冬讯</p><p class="ql-block"> 在梅萼含香的暮色里</p><p class="ql-block">剪冰棱凝作清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松针垂雪有风骨嶙峋</p><p class="ql-block">默数寒云漫过的荒岑</p><p class="ql-block"> 时序暗转 霜风渐紧</p><p class="ql-block">沉敛的山河以</p><p class="ql-block">素白与清寂铺展心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浅浅流淌的温痕</p><p class="ql-block">犹记秋畦残菊</p><p class="ql-block">疏落的余韵也念</p><p class="ql-block">丹枫燃尽的篱边夕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寒塘荷尽的断桥畔</p><p class="ql-block">我立成一株孤影的凝神</p><p class="ql-block"> 任凭踏雪而来的清冽</p><p class="ql-block">自灵魂深处轻轻浸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么多别绪星子一瞬</p><p class="ql-block">无数个想要握紧掌心余温</p><p class="ql-block"> 旧叶已辞新雪近</p><p class="ql-block">素裹银妆醉客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且悟 荣或枯陨</p><p class="ql-block">皆是天地长卷里的一抹墨痕</p><p class="ql-block"> 既相遇 栖入彼此的晨昏</p><p class="ql-block">又何惧寒岁漫漫 曾绚烂过便真</p> <p class="ql-block"><b>古稀之年有感</b></p><p class="ql-block"> 璀璨蓝天</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一瞬间,</p><p class="ql-block">眨眼之间几十年。</p><p class="ql-block">虽说古稀人已老,</p><p class="ql-block">青春相伴福寿延。</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b>致自己</b></p><p class="ql-block">作者孙玉华</p><p class="ql-block">人生六五不容易,</p><p class="ql-block">酸甜苦辣都经历。</p><p class="ql-block">富养自己升格局,</p><p class="ql-block">行稳致远有惊喜。</p> <p class="ql-block"><b>说乡愁(一)</b></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百双</p><p class="ql-block"> 宋美龄在晚年的一次私人谈话中曾透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蒋介石经常谈起对故乡的思念。他会突然问:“美龄,你说:大陆的春天还是不是从前的模样?”这样的问题,透露出一个游子对故土深深的牵挂。1949年初,蒋介石在辞去南京政府总统职务后,回到浙江奉化溪口老家过了一个新年,到1975年他在台湾病逝,期间相距26年,再也没能迈入家乡一步。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蒋介石真是魂牵梦绕,临终前都念念不忘,这种情感就是乡愁。</p><p class="ql-block"> 在台湾,有乡愁的岂止是蒋介石?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一首《望大陆》将思乡之情,思乡之苦,思乡之愁诠释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唏嘘不已。且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再看看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明白如话,老妪能解,影响极大,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此诗被选为中学语文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个易于理解的词语,乡就是故乡(别称有:桑梓,故园,乡关,梓里等),愁是指忧伤,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谓之乡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创业者,漂泊者,流浪汉,移民无一例外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不爱自己的家乡被视为冷血;鄙视自己的家乡称之忘本。</p><p class="ql-block"> 我看过一段李敖的视频,他说:(大意)我没有乡愁,乡愁是古人的事。那时,背井离乡对农业社会的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书信不通畅,交通不发达,引发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现在,我们回家能做到朝发夕至,打个电话就能知道家乡的情况,发个视频就能见到真人,不应该浪费我们这么多情绪,愁什么愁?乡愁是个坏的情绪。第二,你有乡愁的时候,反过来证明你对现在居住的地方,没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李敖进一步引用古人的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心里觉得很舒坦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我基本赞同李敖的观点,但他说乡愁是个坏情绪我难以苟同。乡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是矫情和假意;乡愁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的依恋,是难以割舍的情愫。(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说乡愁(二)</b></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百双</p><p class="ql-block"> 在李敖看来,现代人谈乡愁纯属浪费感情,是不正常的情绪宣泄。要我说,现代人的乡愁没有古人那么浓烈,在思乡的程度上要降低很多,但把乡愁说没了,显然不会被人接受。</p><p class="ql-block"> 作为特立独行的学者,李敖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是很另类的。他的批评以犀利著称,损起人来一点情面不讲,他思想的核心是反专制,求自由。他在台湾两次身陷囹圄,祸根都在那张绝不饶人的嘴上。他学识渊博,愤世嫉俗,敢作敢为,还颇具爱国情怀,这是我敬佩他的主因,翻看手机,浏览报刊杂志,只要涉及到李敖同志,我绝不放过。</p><p class="ql-block"> 李敖很注重细节,喜欢挑别人的毛病。他说:于右任在《望大陆》一诗中,把自己比为“国有殇”是不对的。“殇”的本意是指未到二十岁而死的人,于右任写这首诗时,已是七八十岁的白头翁了,何可自称为“殇”?这就是李敖的不对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为战而死者是“殇”的另一种解读。于右任参加过“辛亥革命”,自比为革命献身的战士,称“国有殇”有何不可?</p><p class="ql-block"> 在《凤凰卫视》一档节目中,李敖毫不留情的怼起鲁迅来。节目开始他便说:“谈到鲁迅就很伤感情,因为他是我父亲的老师。”他说:“大陆把鲁迅的地位抬得太高了,鲁迅的文言文是小脚放大,有一种先天发育不良之感;白话文写得很别扭;杂文写得并不好,如果把鲁迅的杂文过一下筛子,剩下的基本都是情绪,而绝非有价值的资料。我的文章筛选之后,剩下的全是资料。另外,我才是真正的斗士,鲁迅根本没法和我比。”我太佩服李敖的勇气了,他真是啥话都敢说,啥嗑都敢唠。鲁迅的地位早有定论,李敖不过快快嘴而已。范蠡临终前留下四句核心教诲(也称避祸之道):口无遮拦;贪欲过剩;骄矜自傲;执念太深。李敖应该留意一下范蠡的教诲,收敛起自己的狂妄。</p><p class="ql-block">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将苍蝇的叫声写作“营营”,李敖认为这是常识性错误,应该写成“嗡嗡”才是。他还把《红楼梦》抬了出来,薛蟠在一首歪诗中写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李敖认为鲁迅应该向薛蟠学习。鲁迅是写过《中国小说史略》的人,《红楼梦》不知读过多少遍呢,让鲁迅向薛蟠学“嗡嗡”?此乃天大的笑话?再说了,“营营”和“嗡嗡”都是象声词,用那个形容苍蝇的叫声都没毛病。更何况《诗.小雅.青蝇》中有这样的句子:“营营青蝇,止于樊。”(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篱笆上吮舐不停)。</p><p class="ql-block"> 我对李敖太感兴趣了,提起他话就收不住,下集详谈乡愁吧。(待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乡愁(三)</b></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百双</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产生巨大变化。古时,普通人的出行方式大都是步行,间或有乘船,坐车的。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骑马,坐轿。官员到一个地方任职,路途远的要走大半年,家属大都丢在老家。乡愁是古人重要的情感主题,它时时左右人们的情绪,刻刻牵动每个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家里有事,乘坐飞机或高铁便可朝发夕至,打个电话,发个视频也能解决问题。“一封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那只是古人的焦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现代人就免去了这种尴尬;“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古人的无奈让我们心痛。</p><p class="ql-block"> 唐诗宋词中,有关乡愁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擅写山水诗的王维写起乡愁诗一出手便是佳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远离家乡的李商隐,多么渴望与妻子团聚在一起,在西窗之下共剪红烛,再来细诉今夜巴山中,这听雨的情思。可惜,归家的日期难以确定,团聚也只是想象中的,如此乡愁才最感人。</p><p class="ql-block">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战争引发的乡愁,让乡愁增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每读陈陶这首《陇西行》我都难过好久,这首诗反应了唐代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具有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作战勇敢的丈夫明明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但因常年音讯杳然,妻子并不知情,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p><p class="ql-block"> 战争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它意味着死亡,伤残,苦难,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高兴得难以自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杜甫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用不着整天“乡愁”了。</p><p class="ql-block"> 乡愁的指向范围很广,既有舌尖上的美食,对父母的牵挂,对兄弟姐妹的深情,也有对家乡山水的留恋,对居住老屋的不舍,对儿时伙伴怀念。这种挥不去,抹不掉,化不开的情结为人类共有,古今中外都回避不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把席慕容的《乡愁》作为我这篇拙文的结束语:“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连载毕,谢谢关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随笔——</span></p><p class="ql-block"><b>小雪:</b></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犹如一副美妙的画卷,描绘着大自然的变化和四季的轮回。其中,小雪节气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冬日里的温暖和光芒。小雪,不仅带来了寒冷,更带来了无尽的诗意和浪漫。</p><p class="ql-block">雪花:</p><p class="ql-block"> 此花自古无人栽,</p><p class="ql-block"> 年年寒冬悄悄开;</p><p class="ql-block"> 无根无叶又无枝,</p><p class="ql-block"> 仙姿妖娆九霄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雪花缘自云中开,</p><p class="ql-block"> 白云又自水中来;</p><p class="ql-block"> 犹如繁花当空挂,</p><p class="ql-block"> 落花时节片片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在这梦幻般的时光里,度过一个难忘的冬季。愿指尖上的一朵雪花,在来年融化开整个春天,迎接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满作臣推荐)</p> <p class="ql-block"><b> 漫谈人生</b></p><p class="ql-block"> 作者侯云浦</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人生,在生活现实中都会遇到很多无奈,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无力改变的事实,所以,不得不难得糊涂,不得不戴上面具,敷衍一些不得已,暂且委曲求全,有时不得不在矮檐下为生计而屈尊!尽管如此,也不要忘了,你还有一颗不甘火热的心在渴求希望和梦想,还有一块任何人无法企及的心田中驰骋原始动力,还有远方的呼唤和诗的耕耘……!</p><p class="ql-block"> 生存就是要努力摆脱这些现实中的负面情绪,生活的强者,一个是要有坚定的信仰,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更多在于三观的确立和摆正,既是人生行为的准则。</p><p class="ql-block"> 死水易腐;静止的生命就是消失;停止了脚步,就意味着衰颓,静止的世界,就意味着蛮荒!</p><p class="ql-block"> 生存的道路上,不想主动制造矛盾,也不用去躲避矛盾,但要提升解决矛盾的能力,化解一切不必要的纷争,而借力打力的驾驭,也是生命能力的充分彰显,也是追求满美人生的真实价值。</p> <p class="ql-block"><b> 我心依旧</b></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守力</p><p class="ql-block">两载寒窗一世情,半个世纪校园别。</p><p class="ql-block">昔日少年意气扬,而今鬓发已若霜。</p><p class="ql-block">年届古稀佳节聚,声音似昨情如初。</p><p class="ql-block">莫道人生近黄昏,我言晚霞胜朝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欣赏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张 平</p><p class="ql-block">文字及视频照片:校友及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璀璨蓝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01485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