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京智者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br>正解国学网址:www.zhctong.com<br>《论语的管理智慧》<br>1一3 人不(zhì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r>[注释]<br>知(zhì):智慧;做动词,使……知。<br>愠(yùn):心燥、烦躁;不冷静;《说文》中,怨也;怨恨。<br>乎:语气助词。<br>[译文]<br>孔子说:“一个人(虽然)不够智慧但却能够做到不烦躁,那不也就是君子的表现吗?”<br>通行版本的解释为孔子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br>[评析]<br>自古以来,如何判断一个是否可以结交,我们在不知道其根底、为人以及学识的情况下,那就只能先从第一感觉上去做判断。看他是不是够稳当,做事烦不烦躁。凡是烦躁之人都不会成大器,还容易把事情办砸。当然,自己也很快就会吃苦头,这里说的其实也就是一个人外在的德行表现。<br>这章节也是《论语》开篇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论语》中所讲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修身”,它就是告诉我们要如何修为自己,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让别人可以接受的有好德行的君子?本章节的这句话差不多也是最低的要求。越往后对君子的要求越高,继续往下研读,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升华;先从“修身”开始,然后“齐家”,穿插着讲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和手段。<br>“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主要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受过一些教化,严于律己、有修为或有仁德的人;另一种就是指出身于贵族的一些子弟。大家要记得在后面的各章节中学会区分。<br>作为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在按照《论语》的这个思路打造自己的企业或组织文化,最后在文化力量的驱动下,培养一批敬业、有仁德的跟随者,开创自己的企业或组织的百年基业。因为“人才”是企业或组织的经营之本。那么如何让每一位下属或员工,都能够成为西方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本”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西方管理学中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但它都是从个人能力和技巧上的提升作为开始,大部分的表现都是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孔子的儒家思想,更多关注的是从内而外的一种修为,所以后面儒家思想还会提到“慎独”的概念。这在西方管理学中是没有的,他们只讲当下。西方管理学中讲人与人之间实际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员工只有在工作时间才受企业或组织制度的约束。而儒家思想讲的是不管在哪儿都是一样,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孔子的儒家思想应该是最早“人力资本”概念的起源,孔子把人看成是这个社会上最重要的存在要素,尤其是在后面的12第10一17中“厩焚,子退朝,伤人乎?不问马”一事也是比较好的证明。<br>说到关于“人力资本”,还有一个故事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证明。那就是在当时孔子所在的鲁国,曾经有过样的一项法律规定:作为鲁国人,凡是发现有鲁国同胞在别国被沦为奴隶的,鲁国公民都可以花钱把这个人先赎回来,等回到鲁国之后,就可以到政府那里去报销赎回这个奴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br>当时,孔子有一个很有钱的学生叫子贡。他在国外发现了一个鲁国人在当奴隶,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并没有去政府报销,因此赢得了鲁国人的称赞。可是孔子对他的行为非常不认可,就对他说:“你这样的做法呀,日后,别人就不好意思再去政府那里报销他赎回奴隶的费用了。在赎与不赎的问题上就会产生犹豫,以后很多在外被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也就因此不能回国了,国家的这个政策就被你破坏了。”<br>真的从那以后,慢慢地就再也没有人愿意自己先花钱赎回奴隶,然后回到鲁国去找政府报销了。子贡带了一个坏头,当然,这不是他的本意。子贡是很有钱,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也可能是鲁国的首富,他根本不在乎钱,但其他人可不同,这就是榜样的效应。我在这里不是说子贡不好,相反,我认为他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之一,孔子也非常得意这个学生。在孔子去世以后,他为孔子守孝长达六年之久。<br>虽然这个故事与本章节所谈的主题关联性不大,但这个故事说明了很多的道理。尤其在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管理中,也是有很多可以借鉴和警醒的地方。在企业或组织里,类似事件对现有制度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这个故事给到我们的启示不容小觑。包括接下来各章节所带出来的很多故事,不一定与主题直接相关,很多的是具有引申或延展出来的借鉴意义。<br>为了能让读者更多的把《论语》的相关内容与自己的切身经历结合起来,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尽量少进行一些个人的评论,否则会给读者设限。我也不一定会把每章节的内容都与通行版本做相关对比《有严重错误的除外)。因此,作为读者,你自己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做了,你的收获才会是最大的。<br>因此,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身份?这本《人生智慧学》都会使你得到相应的启发。<br>学生:这是一本人生指导手册,一定会让你的人生绚丽多彩?<br>老师:这是一本教师的指导手册,可以让你和学生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桃李满天下。<br>百姓:这是一本财富指导手册,你得到的不只是个人利益,更有知识和创收财富的智慧。<br>工作者:这是一本职业生涯规划图,让你对未来会越来越清晰,让你的仕途会越来越精彩?<br>管理者:这是一本真正的用人方略,“士为知己者死”不再是别人的座右铭。<br>企业家:这是一本不可复制的成功之道,人生、事业、家庭三丰收,不再只是奢望和梦想。<br>政府官员:这是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攻略,可以使你能够做到平步青云,可以让你做到不贪污、不腐败,更是能够让你做到名利双收、留名青史的宝典秘籍。<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