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意,异构展匠心——赵堤镇西赵堤中心小学赛课活动记录四

youyou

<p class="ql-block">  秋光正好,教研情浓。为深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新路径,我校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秋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位语文老师以同一篇课文为蓝本,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呈现了两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秋天”的诗意在不同的教学构思中绽放别样光彩。</p> <p class="ql-block">宋老师:情境沉浸式教学——让孩子“走进”秋天</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你们看窗外的树叶变黄了,风一吹像蝴蝶一样飞下来,这就是秋天的信号呀!”宋老师以生活中的秋景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秋日风光视频、展示枫叶、桂花等实物教具,瞬间将学生带入充满诗意的秋日情境中。</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她注重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将“秋、天、气、凉”等生字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配合手部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在朗读指导环节,采用“指名读、分组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模仿语气,读出秋天的温柔与美好。此外,她还设计了“秋天的小画笔”拓展活动,让学生用彩笔描绘心中的秋天,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赵老师:问题探究式教学——让孩子“读懂”秋天</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则以问题为导向,开启了《秋天》的教学之旅。“秋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哪些变化?”“课文里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p><p class="ql-block"> 在识字环节,她创新采用“字理识字”方法,通过拆解“秋”字的结构(禾+火),结合秋天稻谷成熟、农民伯伯收割的场景,让学生不仅认识字形,更理解字义;在文本分析环节,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梳理课文脉络,感受秋天的特点。课堂最后,她设计了“我是小诗人”创编活动,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句式,说说自己发现的秋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教研反思:同研共讨,聚力成长</p><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展评课议课活动。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参与听课的教师们围绕“低年级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课异构的价值与意义”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大家一致认为,同课异构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研讨的桥梁。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策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大家对《秋天》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一叶知秋,一课共研。本次《秋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我校语文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更凝聚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们将继续以教研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交流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