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神话——山东地下大峡谷掠影

汶河@岸堤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制作:汶河@岸堤</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沂水地下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的山东地下大峡谷,形成于0.65亿至2.3亿年前,洞体全长6100米,已开发3100米游览线路。这个形成于上亿年前的地下喀斯特溶洞,十几年前亲临其境看过一次,也许是因为那时年轻无知无畏,没留下太深印象。今年的秋冬交界季节,再一次前往游览。走进其中,仿佛踏入另一个维度:钟乳石如凝固的音符悬垂于顶,地下河静静流淌,回声在岩壁间低语。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石幔,有的似莲花绽放,有的如古塔耸立,有的像石老人坐立,每一处都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部写在岩石上的地球史诗。也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这一次观看,感觉很震撼,很诧异,也很恐怖。遂用手机拍了一些照片,也有了一些感触,制作了这个美篇,把此时此刻此景此心情存留。</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洞里的灯光给大自然的杰作增添了一抹色彩和神秘,那光怪陆离的景象,与其说是岩石,不如说是一场缓慢到极致的、持续了亿万年的梦。把你在洞内看到的你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尽情想象,想什么就是什么。如梦如幻,这梦,是时间熬成的,是水滴做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一滴,再一滴……从穹顶的岩缝里渗将出来,浑不似人间的水,倒像是天地初开时便凝住的原液,饱含着大地的精魂。它悬在那儿,欲坠不坠,仿佛在积蓄一个世纪的勇气。终于,它落下了,却并非粉身碎骨,而是将自身那一点微乎其微的、固体的灵魂,轻轻交付给了底下承接的岩石。就这样,一滴,又一滴,千年,万年,亿年……她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穹顶向着大地,一毫一毫地,耐心地滴落,突然有一天,水滴中断,像一句说了亿万年但未曾说完的、悬在半空的话语,那便形成了石钟乳。</span>她就那样顺其自然的吊在那里,让你望而不得,令你望眼欲穿。那承接的地方,便渐渐生出一个小小的、笋样的凸起,这便是石笋了。他从大地深处向着穹顶,一寸一寸地,固执地生长,像一个沉默的、向上的渴望,渴望能吸吮到石钟乳。</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话语与渴望竟相遇了。那垂下的钟乳与向上的石笋,在某一个无人见证的刹那,悄然连接在了一处,成了一根顶天立地的石柱。这便是天与地在这幽暗的地方幽会了,被水的意志、时间的耐心,紧紧地缝合了起来,爱了!这哪里是石柱,这分明是阴阳的结合体,是光阴之子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目光,最终被一根孤零零的石钟乳攫住了。它并不与任何石笋相接,就那么独自悬在阴影里,通体是一种温润的、半透明的玉黄色。尖端正凝结着一颗饱满的水珠,将坠未坠,里面仿佛包裹着整个地底的幽暗。在那水珠无声坠落的刹那,我忽然感到一种无边的寂静,不是声音的缺失,而是一种实体,一种重量。这寂静,是上亿年的寂静。</p><p class="ql-block"> 在这绝对的寂静里,人间的岁月便显得可笑起来。我们的一生,悲欢离合,得意失意,在这石钟乳的生长面前,恐怕还比不过那一滴水的凝聚与坠落。它们是时间的本身,而我们,只是时间河面上偶尔泛起的一个转瞬即逝的泡沫。</p> <p class="ql-block"> 你凝神看去,四下里真是万象森罗。有幔帐低垂,仿佛后面藏着一位沉睡万古的神祇;有瀑布悬空,却听不见那震耳的轰鸣,只有绝对的静,将那奔腾的姿态冻结得栩栩如生。那边是一丛雪白的珊瑚,这边是倒悬的莲蓬;远处像百兽蛰伏,近处又似琼枝玉叶,洞顶宛如狼虫虎豹张开的口腔。所有的形态,都柔顺到极处,又奇崛到极处,逼真而生动。那是大自然的笔触,是时间以最轻柔的指法,在黑暗的画布上雕镂出的华美与诡谲。</p> <p class="ql-block">我坚信,溶洞内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你看那日夜奔流不息的地下河水,看似不长的石钟乳,鲜活的蕨类植物……</p> <p class="ql-block">以下这尊石像像不像孔老夫子?</p> <p class="ql-block">走出洞口,感慨万千。《楞严经》里的句子:“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这浩瀚的时间之海,我这一生,不就是那一个浮沤么?起灭无从,了无痕迹。而那石钟乳,它便是那海,它不言不语,只是存在着,便诉尽了一切生灭与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