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观世界 重游美利坚,——烟火与斑驳(12)

道法自然(北京)33010108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冲着纽约当地人那点“真实”去的。朋友领我去看看纽约人真正“活着”的地方。于是,我们便一头扎进了格林威治街区。这里没有上东区近乎矜持的静谧。这里的静是热闹的,是流动的,是本身沉淀下来的底色。人流是这里流动的一道风景线,是帅哥靓女汇成自信而从容的溪水。他(她)们像一道道光影,带着各自的目的故事,将街道渲染得生气勃勃。漫步在街道,时光仿佛在这里放缓了脚步。这里的每一扇窗后,可能藏着一个创作世界。透过半掩的百叶窗,隐约可见画架上未完成的作品。街角书店的橱窗里,等待着懂得欣赏的眼睛。格林威治村将艺术融入日常肌理。它曾是反主流文化的温床,弥漫着对个性的尊重,对创造的崇尚,对另类生活方式的包容的氛围。如今的格林威治街区,在商业化浪潮中依然守护着它的文艺灵魂。时尚精品店与老字号比邻而居,新旧交融形成奇妙的和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烟火气的文艺份,红墙屋的艺术美,是送给游客最珍贵的时光礼物。看见一家美式披萨老店,排队的人龙,从店门口一直蜿蜒开去,迤逦七八十米,像一条慵懒而执拗的河。在吃惊之余,让人生出一种敬畏。在纽约,时间是何等金贵,人们为了一口最质朴的口腹之欲,如此慷慨挥霍。或许不是匮乏,而是一种富足,一种对生活本身怀有巨大热情的富足。烟火气,并非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更是这种愿意为纯粹的滋味等待、近乎仪式感的虔诚。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鲜活的背影滑开,被沉默的凝固建筑攫住,那是一栋栋伫立在街角的老式红砖公寓。砖石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近乎血肉的暗红色。那些镶嵌在楼体外墙上的铁质逃生梯,已锈迹斑斑,正以一种倔强而疲惫的姿态,在空中勾勒出繁复而冷硬的线条。此刻秋意正浓,几株高大树木黄色的叶子,慷慨的遮盖在这些铁梯与红砖上。光影变得柔和而富于质感,洒在斑驳的墙面,仿佛时光具象成了金色的尘埃,缓缓飘落。</p> <p class="ql-block">那红砖的暖,铁锈的冷,与树叶的金黄,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奏出一曲关于时间的三重奏。这幅光景,会哑然失语。流动的人群,汉堡的香气,咖啡的浓烈,是纽约的“此刻”。这些锈蚀的铁梯红砖,则是纽约的“过往”。现代生活的浪潮日复一日地冲刷着这座城市,却始终未能完全磨去这些粗粝的、原始的肌理。它们像城市的化石,嵌在最时髦的肌体里,带着一丝坦然,这或许是此地慵懒感觉的真正源头。它并非怠惰,而是一种深植于骨子里的从容。因为见过太多的潮起潮落,因为根基深埋于斑驳的岁月,所以坦然拥抱此刻的烟火气息。这里,崭新与陈旧,浮华与质朴,迅捷与缓慢,如此心安理得的共生。那条为了一个比萨而排起的长龙,其终点,或许正是一扇需要推开锈迹斑斑铁梯旁、吱呀作响的老门。离去时,红砖的楼房成了沉静的剪影,铁梯的线条,像一行行凌空的草书。短短几日,我无法读懂纽约,我只在它无意间袒露的一小片带着烟火气的斑驳里,触摸到了一点它真实的体温与心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