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郁葱:人工智能时代的诗歌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探讨人工智能对当下诗歌创作的影响,首先需要从创作理念、方法、活力等方面了解目前诗歌创作现状。我一直以为,近年来,是中国诗歌最为繁盛、风格最多样、成就最显著的时期。对于诗人说来,艺术创作的空间开始增大,社会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及心态趋于平和,生存张力扩大。生活的多元促进了艺术的多元,更多诗人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诗歌立场、成熟的创作心态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诗歌的创作氛围和姿态更松弛、更包容、更平民化。从整体上说,这种现状对于诗歌的繁盛是有益的。当然,如同我们看到的,艺术的多元也会带来泥沙俱下,但诗歌创作的特点就是参与人数众多且参差不齐,相信时间会淘洗那些拙劣之作,而将经典留存于世。再有,艺术的多元使诗坛不可能再出现一两个所谓能够代表整个诗坛的诗人,这也是诗歌成熟和繁盛的标志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人工智能在诗歌创作方面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尤其是DeepSeek问世,在诗歌界刮起人工智能写诗旋风。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生成符合审美标准的诗句,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模仿特定诗人的风格,并同时说明其创作思路。人工智能确实对人们的生活乃至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冲击,其实所有的科技进步包括计算机、机器人、互联网的出现,都对写作有很大的冲击,人工智能当然也不例外,但这改变不了文学创作的本质、规律和特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没有用人工智能进行过诗歌创作。我会用它来查资料,但不会用它进行创作,对于我来说,它仅仅是个工具。文学创作是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是作家内心的折射。写诗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对人、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感知,写人性与人的情感。指望人工智能完全进入甚至替代一位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几无可能。再一点,谈到人工智能模仿诗人的创作风格,那终归还是模仿而不是创作。对于我来说,我至今不知道自己的创作风格是什么,而且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固定的诗观。我总感觉,如果一位诗人有了不变的诗歌观点和主张,他的才思也就枯竭了。在不同的阶段,我有不同的文学理想,谓之:一生求变。至于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公众化的、泛泛的语言堆砌,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智能诗歌如同看到机器人的关节,怎么看都是僵硬的,没有柔韧度;它发出的声音,怎么听都是单调、直白的,没有感情因素。但我想,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今后的诗歌创作由于诗人们避免雷同和“撞车”,可能会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情感内倾。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朋友问我:“面对人工智能作诗,作为诗人,您是否感受到挑战?”从我自己写作的角度,似乎没有感觉有什么挑战。内在、独特、细腻的个人情感,人工智能很难完成。文学创作最为忌讳的是“唯一性”“同质化”,人工智能难以摆脱这种模式。对于文学创作说来,最重要的是天分,比天分更重要的是经历。如果把人工智能也当做一个独立的创作个体,也许它的天分足够,但它恰恰缺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于人工智能作诗,此前也曾引起过诗词界讨论。2017年,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证明人工智能可以创作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作品。等人工智能诗词辅助创作软件也可以快速生成诗歌作品,吸引不少人体验。但DeepSeek推出后,诗歌创作引起较大反响,出现了类似“用DeepSeek快速掌握诗歌创作技巧”的教程。但迄今为止,我没有用过智能诗歌作为创作参考,今后也不会——一来觉得不真实,二来觉得不可靠。再一点,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按照我对文学的理解和积淀,没有必要借助其他外界工具,用自己的大脑足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毋庸讳言,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诗歌创作的多样化会有帮助。这一点是肯定的,毕竟多了一种创作路径。我曾想过,如果谁有兴趣和能力,能不能把诗人们常用的题目诸如春夏秋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太阳月亮,甚至人的情感比如孤独、兴奋、爱恨等编辑一本智能诗选。但我也有预感,如果读那样一部诗集,除了让读者大致了解人工智能的创作模式之外,通篇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到乏味和厌倦,产生阅读上的疲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至于人机协作的创作模式,我不认同,也没想过。我有自己写作的思维方式和语境,没考虑过以人机协作模式进行创作。人工智能是技术,文学创作是艺术,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诗的本质和价值简单说是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或者说,把人与自然做一种艺术的诠释,这就是诗。诗歌要触碰不可言说的那些文字,我对人工智能做到这一点表示怀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当然,对于人工智能写作,坦率地说,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想到过做一个驾驭者。这大概跟我的性格和创作习惯有关。我的写作总愿意与当下拉开一些距离,慢半拍。这样能使我更理智,也让我的创作思路更清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