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莫斯科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是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中心,也是俄罗斯最著名的东正教修道院之一,位于莫斯科东北约70公里的谢尔盖耶夫市。由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于1337年创建,199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俄罗斯宗教与军事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修道院的创建人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他在荒郊丛林中建起一座小教堂,过着隐居生活。他倡导集体住宿和修道,追随他的修道者日渐增多,这里也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修道院不仅拥有过大片土地,而且储存过大批粮草,武器和弹药,成为当时莫斯科北方的防御阵地。 1608年,波兰军队围困谢尔盖耶夫,想从这里打通通往莫斯科的缺口,但竟在这里被顽强地阻击了16个月之久。修道院也因此成为俄罗斯坚强不屈精神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建筑原为木结构,后遭受蒙古军焚烧,1540年—1550年改为石墙,高5米。17世纪初石墙被增高到8—15米。大教堂是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它拥有不同世纪,不同形式的许多教堂和附属建筑群。存有12到19世纪的工艺品和18世纪的俄罗斯绘画。教堂内外高墙如嶂,塔楼林立,殿堂巍峨,气象壮丽。1742年开办宗教学校,1744年获大教堂称号,直属俄罗斯东正教会主教公会管辖。1814年,莫斯科神学院迁此。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重要节日,教会的高级僧侣都在此主持隆重的圣事。</p> <p class="ql-block"> 谢尔盖耶夫市是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建成于14世纪,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只有1万多居民,仍保持着俄罗斯乡村的传统特色。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但房屋却互不相连,并没有一条人们常见的街道。连接全城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也是森林和草地,以及穿越其间的石板路。从公路上远远望去,一片绿色中形色各异的房屋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 圣母奉献教堂和圣帕拉斯科娃.皮娅特妮察教堂,建于16世纪。</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修道院的圣门。</p> <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当圣谢尔盖正在祷告的时候,他听到有声音呼唤他的名字,对他说,“谢尔盖,上帝已经听到你为你的孩子们所做的祷告了。看多少因圣三一之荣耀而聚在一起的修士将接受你的点化。”接着圣人看见很多的鸟,不仅修道院的墙上有,周围的空地上也有,那声音说,“你的修士的数量将和这些鸟一样多,如果他们追随你的道路,他们将永不减少。”</p> <p class="ql-block"> 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为了他的军队能够把自1237年以来就受到蒙古人的残酷压迫的国家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而请圣谢尔盖赐予祝福。在圣人的祝福下还击蒙古人,大公于9月8日在顿河河畔库里科沃旷野大败蒙古马迈的军队。此战是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这次胜利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德米特里大公因此被称为“顿河的德米特里”。</p> <p class="ql-block"> 水井小礼拜堂,始建于17世纪末, 在1644年维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涌之上。无数的朝圣者因泉水而得到慰籍。第一位被治愈的是一位瞎眼的修道士,因这显灵之圣水而重见光明。从那天以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这圣水来医治与安抚他们的痛楚。在1872年修筑的华美的天棚下是涌出泉水的十字形喷池。</p> <p class="ql-block"> 圣母安息大教堂,建于16世纪</p> <p class="ql-block"> 圣谢尔盖.纳多涅日斯基教堂和食堂,建于17世纪。</p> <p class="ql-block"> 圣弥迦教堂,建于18世纪。</p> <p class="ql-block"> 沙皇的行宫和莫斯科神学院,建于17世纪末。</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大教堂,建于15世纪。</p> <p class="ql-block"> 钟塔,建于1740—1770年,是由建筑师舒玛合与乌贺托姆斯基设计的,是全俄最高的塔楼之一。它于17世纪开始使用, 其楼高五层加顶端十字架共计88.04米高,其吊钟共有42口,吊钟最重者重达65吨,所选用之吊钟其音色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圣灵教堂,建于15世纪。</p> <p class="ql-block"> 拍摄于莫斯科谢尔盖耶夫市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