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府家族史》一一山西大同卢氏

狼毒花

<p class="ql-block">中华盧氏家谱通序</p><p class="ql-block">考諸人文蔚起之家,必鍾山靈之氣;福壽綿延之族,端賴德教之光;文武棟梁之才,須俱天賦之資。今普昭然,歷歷不爽。是以天道無親,惟善是輔。積德者流自長,實至者名必歸,成功者望自高,得人者事竟成。即能光於前,複克裕於後者,斯人不多得焉蓋聞:“樹高千丈不離其本,水流萬裏不離其源,水源遠者其流自長,樹根深者其菜自茂,積德厚者子孫必昌,鄉鄰和者其品自高。”爲人子者,當思木本水源,須盡慎終追遠。追遠湖始,尤以設譜爲最佳。</p><p class="ql-block">家譜之設,原以追溯本源,明晰宗支,有譜牒以論世知人,分親疏,識支脈,辨善惡,明是非,曉功過,詳得失,承其美志景仰,增梓裏之輝,補史乘之關,赢合族願,博得孝心,非獨缨簪科甲之盛,賴以昭垂於來茲,而列祖列宗之積累,無不發潛德幽光于奕葉者,亦與之琨耀人間。</p><p class="ql-block">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國無史則無以考治世,家無譜則無以方興家。此風化之所關,人倫之所系也。族之有譜所以收族,收族則敦宗,敦宗則敬祖,敬祖則木本水源之恩與世俱長,與日增輝,然子孫緝緝,瓜瓞綿綿之志由然不能已者,雖濟濟門子,遙遙華胄,受宗族高祖矩錢,而昧昭穆之次序,實屬甚憾,省世有言日:“培其根者枝必茂,善其源者流自長。”</p><p class="ql-block">所以,人之有祖宗,若樹之有根,水之有源也。</p><p class="ql-block">古往今來,凡國臣、人子,無一不追湖始。但滄桑變遷,今昔殊致,談何容易!雖先祖德澤廣隆,功顯國史,而留傳史料寥若星辰,其珍貴章節,渺難再得。僅此數年之積,心血之晶,分條總析,彙集成譜,可崇祀典,慰先靈,倡功德,興家業,以啓昭彰後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氏家族卢林旺根据资料整理</p> <p class="ql-block">中华卢姓祖根地一河南卢氏县</p><p class="ql-block"> 树有根,才能够枝繁叶茂:水有源,才能够源远流长。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祖根地和世系源流。就卢姓而言,春秋时期肇姓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原长清县),中兴于东汉末期河北省涿州市(古称“范阳郡”),已为海内外卢姓宗亲所共识。然而,卢姓族群发祥于何地,虽然史籍中有上古时代发祥于泸水上游,活动于川、陕、甘之间广柔区域等诸多记载和论述,却无具体的地址名称。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卢氏县历史文化工作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科联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十多年的发掘、探索和研究,达成共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华诞后不久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终于有了定论:与陕西省蓝田县山水相邻的河南省卢氏县被认定为“中华卢姓祖根地”,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于2019年8月17日在省会郑州隆重举行仪式,将“中华卢姓祖根地”牌匾授予了卢氏县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 导 论</p><p class="ql-block"> 国有史,家有谱。凡姓氏后人必须搞清楚我是谁?根的哪里?我在家族位置(世系)?家族情况?怎么传承的?发展方向?这是编撰《卢氏家族史》目的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编撰《家族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此项工作工程量大,诸如居住分散,人口众多,资料短缺,情况繁杂,收集困难(好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机平台起了重要作用)。但实地家调座谈、查寻史料、拍摄图片、人名录入等必须的环节一步也不能少。一则告知截止目前《家族史》编写进展情况。二则这是家族之“史",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与配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共同努力,为《卢氏家族史.大同卷》编辑编撰各尽所能,为卢氏家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树有根,水有源。寻根溯源,华夏传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一代之事迹,谱所以叙本姓世代之渊源。</p><p class="ql-block"> 修家谱牒即寻根溯源,以期辩别支系;昭彰祖上之德功,传后世孝悌有序;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宗派支股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昭亲睦、别长幼,为修谱牒之宗旨;此乃传承中华孝道之美德矣。倘或不修谱牒,祖宗功德无以昭彰,恐后子孙支繁派广,世远年湮,路遇亲支为途人,近视族亲为陌生,见面不相识,尊卑不能辨。是故修谱在即,敬祖收宗规范行,乃今人之责,本族之千秋大事矣。</p><p class="ql-block"> 卢姓自古属望族,孝悌有序代传承。本族发展遍环宇,亟需各宗谱系统,立祖卢全麟,死于清朝同治三年。碑文上记载:他是北京巡府宣武大夫从四品(相当于现在部级)。《卢氏家族史》,凝聚人气强精神。《家族史》集成来不易,宗宗件件须细品。承上启下不忘本,强吾卢氏为核心。弘扬良优,抵抑劣行,于卢氏家族繁延生机,旺盛精神均可谓有大益也,勿忘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此乃终极之目的。特昭族人当奋起,精神抖擞奔前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同卢氏六代孙卢继禹</p> <p class="ql-block"> 《卢府家族史》</p><p class="ql-block"> 卢府原籍系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来,哪年迁来不详。坟地建设在大同城西,王家园村西,西严寺下,面积二十亩。坟内设施豪华,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立祖卢全麟,死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碑文上记载:他是北京巡府宣武大夫从四品(相当于现在部级)。墓中就寝头印,脚踩印,风水想当然.(所谓头枕印,脚踩印,即是头的后面是山头,脚的对面是山头)。墓内设置砖楦墓,万年灯(大瓮装油)。</p><p class="ql-block">卢全麟娶妻三人,分别姓施、赵、郝,生子四人,长子卢文耀、次子卢文炳、三子卢文尉、四子卢文X。</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次子卢文炳的后代。卢文炳生子两人,长子卢九铴,次子卢九如(是二府巷先祖).卢九铴娶妻马氏,生子一人,名卢凤仪。卢九铴的工作是军人,四十岁退役居家,坐吃儿孙。死于1930年,寿享79岁。卢凤仪娶妻甄氏,生子六人,女一人,长子卢启运,次子卢启财,三子卢启德,四子卢启福,五子卢启影,六于幼年亡。女卢富贵(1930年结婚,恰与卢九钖的死同日,停下丧,先办喜,卢富贵于1931年病故)。</p><p class="ql-block">卢九如生子两人长子卢凤彩,次子卢凤鸣</p><p class="ql-block">卢凤仪的一生:在大同市鼓楼西街天德永线庄,任业务员,在买空卖空业务上亏钱太多,无脸再去工作,逃到矿上做小买卖,在白马城开车马店,最后去了大同城北三十七里的黍地沟村。与二子、四子、五子租种庞世清的土地,逐步发展到自有土地。于1942年妻死后分家产,每个儿子得到土地36.2亩。卢凤仪寿享75岁,妻寿享69岁。</p><p class="ql-block"> 长子卢启运出生于1894年,死于1964年,享年71岁。文化程度私塾六年。十五岁时由舅父甄三元的妻哥张某介绍到大东街四牌楼北德本成,后改为德泰钰学商之后,升为售货员二十七年,于1936年从商店清算出三仟多元(大洋),与同事五人(高珍、许清、丁映星、李芸、张毅),在德泰钰的对面开办商店选为经理。于1946年,因苛捐杂税多亏本关闭。于1947年与弟卢启财去内蒙集宁,开办面铺,至1956年公私合营退休回大同。娶妻渠氏,出生于1907年,死于1992年1月31日,享年94岁。夫妻二人生子六人女四人(老女幼年夭折)。长子卢继禹、次子卢继汤、三子卢继武、四子卢继汉、五子卢继光、六子卢继亮(又名慧敏)。</p><p class="ql-block"> 次子卢启财出生于1895年,死于1980年,享年86岁。文化文盲,黍地沟村农民,帮父种地,时年13岁。于1947年同大哥启运去内蒙集宁开办面铺,于1956年公私合营,退休后居住集宁。娶妻弓氏生子一人女三人,长子卢继舜、长女、次女、三女。续妻张二女死在集宁,享年90岁。生子二人女二人,次子卢继星、三子卢继茂、四女卢玉梅、五女卢玉莲。</p><p class="ql-block"> 三子卢启德少亡,姻配妻庞氏(黍地沟村庞世清的妹子)。</p><p class="ql-block"> 四子卢启指出生于1904年,死于1978年,享年75岁.文化粗通文字, 农民,帮父在黍地沟村种地及经办车马大店,当炊事员,娶妻杨氏,生女六人。续妻薛氏享年71岁,生子二人女二人。长子少亡,次子卢继荣。</p><p class="ql-block"> 五子卢启然出生于1907年,死于2000年,年94岁,文盲,农民,帮父在黍地沟村种地。娶妻张氏,死于2005年,享年96岁。生子四人,女三人。长子卢继周、次于卢继文、三子卢继明、四了卢继礼(乐天)。</p><p class="ql-block">卢启运长子·卢继禹,出生于1924年12月26日,娶妻王氏,生女一人,名卢洪珍,续妻韩氏,生子六人女三人,长子卢洪国、次子卢洪过:、三子卢洪瑾、四子卢洪数、汪子卢洪普、六子卢永胜(生下四十天送给大姐),长女卢洪珍、次女卢洪兰、三女卢洪莲、四女赵建平(生下七天送给印刷厂同事赵五峰,养父母双亡后,于1999年回归)。卢继禹文化高小,幼年学商,青年合伙经商,由经商转为工业合伙开办油坊。解放后于195年参加军属社、军属工厂、印刷厂任会计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续妻韓氏死於2012年1月27日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卢启运次子卢继汤,出生于1927年,娶妻安氏,生子二人女三人。长子卢洪X、次子上卢洪X、长女卢洪卿、次女卢二板、三女送人(成家后又认回,同姐姐们往来)。</p><p class="ql-block"> 次子卢继汤,文化高小毕业,少年务农三年,于 1947 年参加傅作仪军官学校,1948年起义,改编为解放军,参加南下,赴制鲜抗美援朝,1953年复员,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火药厂工作,属于离休人员。</p><p class="ql-block">三子卢继武,出生于 1930年,1948年5月參军到西北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前身),文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是空军医院内科大夫。终妻杨氏(湘云),生子三人女一人。长子卢洪健。次子卢洪康、三子卢洪伟、女卢洪蓉。</p><p class="ql-block">四子卢继汉出生于 1932年文化北京辅仁大学高中毕业,1951年7月泰渐民主主义青年团之命参加军千校——大连海军学校。入伍后经入伍教育和两个学期的文化补习,于1952年10月入造船系本科四年制学习。1956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海军工程大学(前身是海军工程学院、海军机械学校、大连海军学校)助教、讲师和副教投,1964年1月--1988年10月任舰船设计教研室副主任、船体教研室三任、造船系副主任、主任。199:年3月退休,2001年移交宝丰路干休所。娶妻孟氏(桂兰),生子一人女一人,长子卢奕,女卢彤。</p><p class="ql-block">五子卢继光出生于 1937年,文化大同煤校毕业。1963年晋升为工程师,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任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大辞,典》中载有他的事迹。娶妻缪氏(湘玲),生子一人女一人,长子卢家俊,女卢洪瑛。</p><p class="ql-block">六子卢继亮(慧敏)出生于1939年,文化山西农业学院毕业,参加大同市药材公司工作,后任化学药邵支部书记,娶妻李氏(淑芳),生子三人,长子卢洪波,次子卢洪澜,三子卢洪涛。</p><p class="ql-block">卢启财长子卢继舜,出生于1915年,死于2007年,享年93岁,文化私塾五年,学商仁裕成关闭后,由老兄弟四人集资二万元(蒙币),由继舜一人经办房子生意。解放后,1954年参加粮食局销售门市部售粮员,娶妻王氏,死于1986年,享年71岁。生四子三女,长子卢宏业、次子卢宏谦、三子卢宏誌、四子卢宏智、长女卢宏琪、次女卢宏玉、三女卢宏伟.</p><p class="ql-block">次子卢继星出生于1937年,绥远第二师范学校毕业(集宁师范),集宁肉联厂职工子弟学校(原集宁工中教导主任),教师。娶妻杜玉梅,生子二人女一人。长子卢宏杰锡林郭勒盟海关关长,次子卢宏俊乌兰察布市工业园区副主任,女卢宏英乌兰察布市防疫站正教授。</p><p class="ql-block">三子卢继茂,文化高中毕业,乌兰察布盟农牧渔业处兔工商厂长。娶妻王凤兰,生两子一女,长子卢宏云上海职业讲师,次子卢宏宇,女卢宏霞。</p><p class="ql-block">四女卢玉梅绥远第二师范毕业,集宁五中英语教师副教授,婿乌兰察布盟农牧渔业处草原站站长。</p><p class="ql-block">五女卢玉莲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集宁三中生物教师副教授,婿集宁市电瓷厂长。</p><p class="ql-block">卢启忠长子卢继周出生于1927年,死于2005年,享年79岁,文化高小毕业,在乡村任教师。解放后调入大同二中行政干部,后升为副校长。娶妻魏氏,死于2008年,享年84岁。生子三人女三人,长子卢宏斌、次子卢宏雄、三子卢宏杰。</p><p class="ql-block">次子卢继文,出生于1931年,文化大学毕业,参加建筑部门工作。生子二人(家住四川成都)。</p><p class="ql-block">三子卢继明出生于1937年,文化大学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北方交通大学)。生子二人(家住北京市)。</p><p class="ql-block">四子卢继礼(乐天),出生1942年,生子一人女三人。</p> <p class="ql-block">一.立祖卢全麟,四个儿子,为哈只有次子文炳后代,延伸到1998年,九代子孙,出生于北京,是卢继舜的曾孙卢天悦。其他儿子的后代,只知道长子文耀的六代孙卢继尧,是饼面匠,已去内蒙地方,再没有音讯。三子文尉的后代,五代孙卢启X (乳名双喜),大同市衙门职员,妻死后,随长女去呼和浩特市大西街三官庙街,以后没有音讯。</p><p class="ql-block">二.于1978年王家园坟地被王家园大队征用。栽种经济林。坟内36 位土堆,因坟地的限制只迁了16位。由王家园村迁移到王家园村北凤尾沟山头,于2006年因城市建筑环城公路征用,又迁到安家小村。只是卢启运家族,其他三家另立坟地。卢启财北榆涧村。卢启忠黍地沟北山头。</p><p class="ql-block">三.事后听群众说:国家有规定,清朝建坟不可损毁,也不准征用。因咱家是军属,没有向上反映,也没去信访,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四.至卢凤仪以下后代,子孙共有156人,有孙子15人,孙女17人。后代分居在全国八大城市(北京、苏州、广东、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集宁)。</p><p class="ql-block">五.家史由六代孙卢继禹回忆,写于2012年1月。</p> <p class="ql-block">清末隆盛荘卢福财大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