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这个在我心头盘桓了多年的梦,今日,终于不再是纸上的风月与地图的轮廓了。当双足实实在在地踏上这片土地,尤其是踏入沙溪的那一刻,那场漫长的“梦游”,才算真正落了地,染上了颜色,生出了呼吸。这第一日的邂逅,便给了我一份远超预期的馈赠。沙溪,这个因一部《去有风的地方》而声名鹊起的古镇,却并无半分被盛名所累的浮躁。它依然是清丽的,动人的,且是一种与别处截然不同的清丽。别的古镇,美则美矣,却常像是妆扮齐整、专为迎客的伶人;而沙溪,却似一位在自家院落里素手做活计的少女,眉眼干净,神态安然,她的美,是为她自己生长的。我循着记忆里的剧情,去寻找那些熟悉的印记。“瑞丽奶奶的家”那扇木门静静地闭着,铜环上透着温润的光泽。剧中那份隔代的温暖与喧闹,此刻都敛入了这无言的寂静里。我没有丝毫失望,反倒觉得,这才是它本该有的样子——故事总会在某个角落落幕,而生活,则在门后延续。广场中央的古戏台,寂寂地立在蓝天之下。飞檐翘角,勾勒出岁月的风骨。台上无人演戏,台下也再无看客。然而,我却仿佛能听见,那穿越了百年的锣鼓与管弦,正化作一阵清风,在梁柱间低回盘旋。这空,竟比满,更有了分量。信步走到镇外,那座在剧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古桥,便静静地卧在清浅的溪水之上。阳光将桥的影子投在水底的石子上,光影随着水波轻轻晃动。我站在桥上,许久,只是看着流水,看着远山,看着风吹过稻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觉得时间在这里仿佛也放慢了脚步,变得黏稠而温柔。这流连,并非因为它是剧中的场景,而是它本身那份穿越了时光的、敦厚的安稳,便足以抚慰人心。这第一日,我便喜欢极了。沙溪的美,不在于它被谁讲述过,而在于它自身那份沉静的、向内生长的力量。它不言语,却已说尽了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