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小鸊鷉)

黑色“T”恤

<p class="ql-block">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读音:pì tī)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水鸟,属于鸊鷉科,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及中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小鸊鷉体长约25-29厘米,体重100-200克,体型短圆,尾羽短小。其繁殖期喉部及前颈呈栗红色,非繁殖期上体灰褐、下体白色,喙黑色且具黄色斑块。脚位于身体后部,趾侧具瓣蹼,善游泳但陆上行走笨拙。‌‌</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栖息与食性‌:主要栖息于湖泊、池塘等静水水域,以小鱼、虾、水生昆虫为食,常通过潜水捕食。‌‌</p> <p class="ql-block">繁殖行为‌:繁殖期为5-7月,营建可随水位升降的浮巢,每窝产卵4-7枚,孵化期约19-24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防御方式‌:遇险时潜入水下躲避,或将幼鸟藏于翼下潜水。‌‌</p> <p class="ql-block">分布与保护</p><p class="ql-block">小鸊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留鸟,东北、华北等地种群多为夏候鸟。其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级为无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