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湖南之行(二)历史人物篇。

老兵新传

<p class="ql-block">歌曲: 读书郎。</p><p class="ql-block">摄影: 老兵新传。</p><p class="ql-block">地址: 曾国藩故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双峰县荷叶镇,这里因为是晚清朝名将曾国藩的故乡而闻名,同时这里拥有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历史让人皆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荷叶镇天坪村的白玉堂是曾国藩的出生地,曾国藩生于一八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五岁受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于一八三三年考中秀才,一八三八年考取贡士,并在殿试中获赐同进士出生,正式进入仕途,年时二十八岁。</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故居一一富厚堂全景。</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故居白玉堂、富厚堂、曾国藩博物馆,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纪录了曾国藩早年的生活与家族史。现在这里保留着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湘军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面帅旗,是历史文物,很难看到,平时都是收藏着的,这几天挂在富厚堂前,我们有机会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曾麟书像。</p><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清代塾师,创办了私塾“利见斋”。以坚韧的科举经历和家庭教育对曾氏家族崛起奠定基础,从十多岁开始参加童子试,历经十六次失败后,于一八三二年第十七次应试时,以四十三岁高龄考中秀才,成为曾氏家中五百年来首位功名获得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麟书中秀才后,未再进阶,终生以塾师为业。其坚持不仅体现了个人毅力,更通过实际行动向子孙传递了“倔强之气”的价值观,深刻影响了曾国藩的治学态度。</p> <p class="ql-block">曾麟书办的私塾“利见斋”。</p><p class="ql-block">从曾家父子的学习风范来看,父亲好好学习,儿子天天向上。父亲于一八三二年第十七次考取秀才,年时四十三岁,儿子一八三三年考取秀才,年时二十二岁。一个家庭,两年内父子两人考取秀才,是一个奇迹,更是曾麟书作为父亲的坚持和传带,也是曾氏家族家规、家教、家训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得知,近二百年以来,曾国藩家族培养出了许多有才学之士,诠释了曾国藩家族家教、家规、家训的榜样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荷叶镇富托村,最为瞩目的是曾国藩的另一故居一一富厚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一八六五年,这里山青水秀,内分设八本斋、归朴斋、勤敬斋、思云馆等,共十个天井,一百零八个房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筑朴实庄严,是湖南省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民居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富厚堂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和三十万卷藏书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座乡间侯府”,是中国现存七座实构私家藏书楼之一,是曾国藩“耕读传家”理念的实物载体,其建筑风格与藏书体系体现了晚清士大夫,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会客厅,门坎很低,正八方门,据说有“门坎不高,欢迎八方来客”之意。</p> <p class="ql-block">富厚堂内景一角。</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智慧、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提起曾国藩,懂得历史的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堪称为中国古代家教范本。</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家教园。</p> <p class="ql-block">荷塘村曾国藩家教博物馆。历史人物篇完,人文古迹篇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