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6年寒冷的冬天,我穿着真功夫红外套、黑裤子,头戴安全帽,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城市的老巷子里。16号那栋砖墙小楼前,我停下车,把外卖保温箱从保温箱里拿出来,塞进墙上的信箱。手冻得有些发僵,跺跺脚,呵出一口白气,抬头看见玻璃门后隐约有人影走动,屋里暖黄的灯光照在砖墙上,像一段被封存的旧时光。那时我刚做真功夫的配送员不久,每天背几十单,爬无数层楼,却总觉得脚步轻快——因为每一份餐,都像是一份承诺,准时送达,才算圆满。</p> <p class="ql-block">1号门前的玻璃门总让我多看一眼。木质遮阳棚下停着婴儿车和自行车,绿漆的保温箱靠在墙边,像是谁家临时放下的生活碎片。我站在门口,手里捏着那个刚从店里取来的热乎饭盒,等系统打卡完成。风吹得头盔有点晃,我抬手扶了扶,想起自己也曾在这条街上推着婴儿车陪孩子散步。那时候还没做配送,生活像一张绷紧的弓,压得人喘不过气。后来咬咬牙接了这份工,反倒觉得踏实了——风吹日晒是真,但每一步都算数,每一单都有回响。</p> <p class="ql-block">25号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暴雨突至,我躲在遮阳棚下等雨小些,包裹紧紧抱在怀里,生怕淋湿了。门没关,透过玻璃能看见里面有人正笑着接电话,桌上摆着刚打开的餐盒。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湿透了,还在滴水,裤脚也黏在腿上。可那一刻,我心里竟有点暖。这世上有人等一餐饭,而我恰好能把热饭送到。头盔下的脸不知是雨水还是汗,只记得后来雨停了,我抹了把脸,骑上车,继续往下一个点赶。那年我才三十出头,觉得累,但从没想过放弃。</p> <p class="ql-block">17号和5号并排写在石墙上,藤蔓顺着砖缝往上爬,像时间的脚印。我每次路过都多看一眼,总觉得这地方藏着谁家的秘密。遮阳棚下停着几辆自行车,木头被晒得有点褪色,门内人影晃动,安静得像一幅画。我站那儿等开门的时候,常会走神——想当年我也是个坐办公室的,西装领带,打卡开会,结果一场变故,全变了样。可真功夫这份活儿,让我重新学会了走路、说话、与人打交道。不是谁都能理解送餐的人,但我知道,我送的不只是饭,是一顿不用将就的晚饭,是一个加班后能喘口气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2016,我穿着红衣黑裤,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的街角巷尾留下无数个匆匆背影。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日复一日的准时抵达。有人说这工作没前途,可我觉得,能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本身就是种功夫。真功夫的餐是热的,而我,也曾是那个让热气不凉的人。</p>